返回首页

航天长峰ECMO研发团队:勇攀科技高峰 誓摘“皇冠明珠”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时期,不少重症患者得以脱离生命危险,除了离不开医护人员的不抛弃、不放弃,被称为“救命神器”的体外膜肺氧合( ECMO)医疗装备也功不可没。 ECMO素有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之称,自去年走入国内公众视野以来,其凭借功效明显、费用昂贵等特征“吸睛”不断,被认为是心肺衰竭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当前全球 ECMO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核心原材料均处于被欧美国家垄断状态,国内生产厂商尚未形成突破。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航天长峰作为国内极少数能够生产三类高端医疗器械的中央企业,大力发挥“顶梁柱”和“国家队”作用,紧贴临床需求集智创新,自主研发的 ECMO技术方案受到多个部委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2020年5月12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属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中的“ ECMO系统研发”项目正式发布, ECMO系统研发项目由以航天长峰牵头单位的团队最终胜出,获得科技部唯一立项。团队联合了国内10家ECMO研发专业领域的优势单位,整合国内从事重症监护医疗器械研发、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医疗器械装备检测与质量评价、临床诊疗等多方力量联合攻关,全力推动ECMO国产化攻关工作。

  航天长峰联合团队拥有1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唯一的国家级医疗器械审评机构。在ECMO组件和核心材料研发等相关领域拥有30余项国家级课题积累的扎实经验基础,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等,拥有航空航天复杂产品制造、临床医学、膜技术等多专业方向的院士顾问团队。ECMO研发团队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ECMO组件、核心材料、医学临床等相关领域的8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共同助推落地开花。

  为圆满完成国家科研任务,团队充分借鉴航天型号工程特有的“两总”体系管理模式,成立了由军工央企、科研院所和医院等国家事业单位组成的团队。项目总指挥由航天长峰总裁苏子华博士担任,总设计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生物医学北京市高精尖中心主任樊瑜波教授担任。在“两总”体系下,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心怀国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誓摘“皇冠明珠”。

  联合项目团队直奔核心材料国产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低成本目标,打开临床使用范围,从而让更多病患受益。不同于其他国内团队单纯的仿制思路,团队自项目伊始就采取正向设计理念,从吃透和掌握技术原理起手,致力于研制出中空纤维膜、离心泵泵头、膜肺、离心甩胶平台等一批被国外垄断的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工艺设备等,致力于攻克多参数传感关键技术,研制出基于芯片级创新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样机;新申请的多项专利中2项已授权;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在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的同时,团队还开展了全生命周期评价与监管体系研究,搭建了第三方检测实验平台,制定了ECMO相关审评注册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标准规范,对未来规范国内市场和提升我国在国际合作领域的话语权有着重要意义。

  ECMO研发项目目前取得的多项阶段性成果,是协同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的一次生动实践,是响应科技自立自强新型举国体制的最好体现。

  成功获得科技部ECMO项目只是一个起点,航天长峰承载着助力国家早日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殷勤期望,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培养造就一大批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加快实现大国重器自主可控、维护国家安全和造福人民健康拼搏奋进。(CIS)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