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布云途引擎推动数字化升级 途虎养车旗下门店数量突破2000家

任明杰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任明杰)近年来,汽车后市场快速发展,但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都亟待提高。以一条轮胎从出厂到被消费端消化,要面临诸多问题:出库、交付周期长,销售渠道复杂品质难以保障,门店库存无法有效控制,消费者反馈、投诉难以触达……汽车后市场,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变革发展。

  在此背景下,10月15日,途虎养车推出了全新的汽车后市场数字化解决方案——云途引擎,继续推动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自成立以来,途虎养车便大力发展数字化,在解决了汽车后市场一系列痛点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仅过去半年,途虎养车便开出了500家工场店,旗下工场店数量已突破2000家。

  全新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能够把途虎养车的数字化能力分享给整个行业,让行业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高质量发展。”途虎养车CEO陈敏在发布会现场表示,途虎养车推出的汽车后市场数字化解决方案云途引擎,正是意在通过数字化升级,推动行业变革,解决汽车后市场的诸多痛点。

  据了解,云途引擎将从线上、线下、供应链、服务保障、人才培训等五个方面发力,基本囊括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服务链条。以供应链为例,在“一物一码”的基础上,途虎养车将通过云途引擎更多地聚焦正品如何溯源,提高商品库存的智慧化管理能力,最终帮助厂商提高运营效率。

  再以服务保障为例,产品售后保障一直是消费者所关注和关心的,这也是云途引擎的发力重点。在途虎养车平台三年轮胎险和十年动力总成险的基础上,未来,此类保障将覆盖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品牌联合售后也会进一步加深、打通,云途引擎将帮助厂商和平台共同建立消费者心目中的正品专业形象。

  据介绍,自2011年成立以来,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途虎养车已经拥有了长达9年的数字化运营积累,大大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比如,对于经销商而言,数字化升级能够让他们通过电商来拉动新渠道的销售,提升销售额。同时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对产品和客户有更好的追踪。

  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途虎养车十分注重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在汽车后市场数字化升级的探索中,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个链条上的参与者独立完成,其可能性不大。所以途虎撬动了上下游各个方面,让产业链上下游更加协同。”途虎养车联合创始人、总裁胡晓东表示。

  在此背景下,途虎养车创造了诸多数字化的成功案例。比如,今年2月,途虎养车与埃克森美孚等成立合资公司上海孚创,将“S2B2C”模式引入汽车后市场,通过智能数字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供应链(S),为传统门店端(B)赋能升级、优化零售网络,为终端消费者(C)提供便捷、高质、可靠的养护体验。

  数字化助力快速成长

  大力发展数字化,不但助力途虎养车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解决了汽车后市场的一系列痛点,而且推动了途虎养车的快速发展。自2011年在上海成立至今,途虎养车已经走过9年时光。而自2016年1月在上海莲花路开设了第一家工场店,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途虎养车工场店发展不断提速。

  据陈敏介绍,从第一家途虎养车工场店开业到第500家途虎养车工场店上线运营用了28个月的时间,而第二个500家店开业只用了11个月,第三个500家开业只用了9个月,“到2020年10月,第四个500家开业,我们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陈敏表示。

  “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我们开店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而这背后最大的助力是数字化。”陈敏表示,经过多年数字化运营、积累,途虎养车工场店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形成了一套可以迅速复制的开业、运营数字模型,这是途虎养车工场店能够实现加速扩张,以及单店运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谈到标准化,美国、日本汽车后市场的门店连锁化比率均超80%,而目前国内由于组织化、标准化缺失,连锁化率尚不足6%。在此背景下,途虎养车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标准化探索,并于2019年5月发布了《途虎养车工场店服务标准化评价体系》,该体系覆盖四大部分,并在不断升级中。

  在2020年,汽车后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很多中小汽修门店面临较大的危机,而借助数字化推动的标准化升级,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汽修店摆脱传统的、粗放的经营模式,尽快走出疫情,恢复发展。

  得益于数字化的推行和标准化的打造,疫情之下,途虎养车工场店不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还快速创新业务模式,在疫情期间推出了无接触养车、安心门店、上门取送车等一系列的业务形式。陈敏在现场表示,整个疫情期间,没有一家工场店因为疫情原因倒闭。

  以武汉地区为例,在4月8日武汉开城日当天,途虎养车的武汉工场店复工率就迅速达到了95%。不仅如此,仅仅到了今年4月,武汉地区的订单不但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而且还有所增长,这些都是途虎养车背后的数字化和标准化体系运转带来的成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