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创智造发力 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有了新面孔

于祥明上海证券报·封面

  □1月4日以来,上海、西安、武汉、郑州、重庆、南通等地都有重大项目开工,已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6万亿元

  □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科创智造,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重大项目的高频词

  新年伊始,地方紧锣密鼓“排班”重大项目。与以往“铁公基”唱主角不同,今年各地重大项目中有许多“新面孔”,储能、高效光伏等多个产业首次进入地方投资“菜单”。

  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科创智造,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重大项目的高频词,彰显中国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决心。

  地方“排班”重大项目

  “2021年西安市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总投资2.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50亿元。”1月22日上午,西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邢欣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西安重大项目的“排班表”。

  同日,湖北武汉召开“推进疫后重振交通补短板工程”视频会议,总投资736.3亿元的111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包)集中开工。

  目前,多地已集中开工今年第一批重大项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月4日以来,上海、西安、武汉、郑州、重庆、南通等地都有重大项目开工,已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6万亿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以重大项目为强引擎,安排并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是稳投资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从近期各地开工的重大项目看,重大项目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是调结构促转型、打基础增后劲的重要抓手。

  储能、光伏等多个产业受青睐

  “这个储能重大专项,相当于为湖南电力系统配上大型‘充电宝’。”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庆强所说的,是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重大专项。

  “此项目既能在用电紧缺时段提供有效电力支撑,极大缓解电力供应能力不足问题;也能显著增强电网事故备用能力,释放省内火电机组产能,切实保障湖南省能源电力安全。”孟庆强说。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预计储能项目会在‘十四五’期间更多落地。”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储能项目核心仍是成本,预计会在发展中不断降低成本,逐渐壮大。”

  高效光伏项目也受到地方青睐。1月18日下午,陕西西咸新区与隆基股份合作,总投资180亿元的“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及年产1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正式签约。

  各地重大项目的“科创”色彩也越来越浓。近日,2021年济南市级重点项目公布,共安排300个项目,总投资约1.6万亿元,其中不乏中国算谷科技产业园、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济南)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无论是湖南的储能重大专项,还是陕西西咸新区的高效光伏项目,都与各自省市的环境特点密切相关,例如湖南用电负荷波动大,最大日峰谷差率接近60%,发展储能的经济性明显优于其他省市。”杜宏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于喆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适应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积极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产业政策须“升级”

  “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但是,政策要在方向引导上下功夫,产业布局上做文章,绝不是简单的资金支持。”张于喆说,还要下大力气推动形成更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注意到,企业主导投资,恰恰是这一轮新项目投资的特点之一。例如,据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介绍,湖南储能重大专项对接国家清洁能源战略,财政支持经费仅4200万元。陕西西咸新区高效光伏项目,前期由隆基股份控股子公司投资约80亿元。

  “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拓展投资发展空间的过程,有助于促进投资的稳定增长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吴亚平建议,要推进重大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促进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运用好国家有关PPP、政府专项债、企业债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政策工具,不断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促进投融资方式多样化,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