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铃汽车总裁王文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崔小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江铃汽车总裁王文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轻型商用车,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产品。同时,公司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车企升级为能向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全能型企业,打造出一个更加现代化和数字化的江铃汽车。

  敢为行业先

  “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江铃应该就是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公司从1993年A股上市,到今天走了很长的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回顾江铃汽车的发展历程,王文涛如是评价道。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到把4000万元的资产盘活到两亿多元;从1993年上市,到引进福特汽车,江铃汽车一路走来,始终踩准时代发展节点,并且敢做行业的先行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江铃汽车在中国率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制造轻型卡车,成为中国主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1993年11月,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成为江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1995年,公司在中国第一个以ADRs发行B股的方式引入外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现持有公司32%股份。

  谈及引进福特的这段历史,王文涛表示,福特不仅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个全新、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为江铃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此过程中,江铃也做了很多大胆举措,包括投了10亿元研发发动机,这在当时很难。”据王文涛介绍,公司当时的年产量不到2万辆,真正花10个亿去投发动机,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举。

  不过事实证明,找准方向、敢为行业先确实是明智的选择。正因为有了发动机,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把控最核心的质量,江铃汽车才能有今天的发展。

  经营质量与责任担当并重

  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偏冷,江铃汽车的业绩也受累出现下滑。面对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江铃汽车从2019年开始重新整理业务,重新再出发。

  据悉,江铃汽车采取了三个措施:“1/2工程”“211工程”和“战狼计划”。前面两个都是为了降本增效,把公司成本做到具有竞争力。而“战狼计划”则是提升公司第一线团队的战斗力,也就是促进经销商、销售团队的战斗力。

  在全力落实这三大举措后,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江铃汽车业绩出现明显改善,但真正发力是在2020年。面对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江铃全体上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尽显责任担当。

  鉴于疫情时期对救护车有大量需求,江铃2020年大年初二就开始复工,准备加紧生产。在火神山医院启用当天,公司生产的负压救护车就已抵达,并且直接交付火神山医院使用。

  谈及抗疫经历,王文涛说:“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把救护车驰援前线这件事情做好,对江铃团队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由于武汉是一个汽车业大城市,很多供应商都在武汉。由于受疫情影响,当时很多供应商在武汉都停产了,我们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通过政府支持,帮助我们局部复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替代件,想方设法把负压救护车生产出来,用于支持抗疫的第一线。”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随着各行各业复产复工,江铃汽车各项业务也逐步恢复正常。公司销量、市占率等都稳步上升,为2020年全年的业绩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江铃汽车2020年实现利润总额4.52亿元,同比大增330.21%;2021年1月,江铃汽车旗下产品总体销量同比增长79.84%,2月销量同比增长260.71%。“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2021年有望实现公司收益快速增长。

  加速转型升级

  面对汽车行业潜在的变革因素,王文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加速公司转型,从一个只会生产销售车辆的传统车企,转型成一个能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向全面数字化方向推进。

  “从2021年开始,我们要在前两年的技术基础上,将其变现成业务。”王文涛指出,如果只是做一个很好的IT系统,只是对公司自身运营有用,对客户的价值却难以体现,江铃要把数字化变现为对客户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据王文涛介绍,江铃新世代全顺Pro的上市,是行业内首次推出的“Uptime100%”服务。“通过车辆的传感器,通过软件、云服务、OTA等科技手段,可以通知客户电池缺电预警等信息。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一辆车,更是一个解决方案。”

  关于江铃汽车的下一步战略规划,王文涛表示,江铃现在的策略是聚焦和差异化。聚焦方面,江铃汽车将聚焦轻型商用车,通过聚焦福特品牌SUV和高性价比SUV,公司要打造有差异化的产品,即一系列服务、体验和解决方案等。

  “车子现在谁都会造,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通过聚焦、差异化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我们就能掌控好成本,掌控好质量,自然就会把企业越做越好。”王文涛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