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奥飞数据董事长冯康:加快建设新型数据中心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卫红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新型数据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奥飞数据董事长冯康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奥飞数据正在全国加速布局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广州南沙数据中心等多个新建项目今明两年将陆续投入运营。同时,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推进,有望全面提高新型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位居世界第二。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强劲发展韧性,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均超过20%。
  冯康表示,近年来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认识持续深化,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突飞猛进。在“双碳”战略推进的背景下,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新型基础设施,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已成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过多年发展,奥飞数据业务已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及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广州、深圳、北京、海口、南宁、廊坊等城市都拥有自建的高品质互联网数据中心。在政策引领下,今年7月,奥飞数据制定了数据中心碳中和及新能源战略规划,加速在全国布局新型数据中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均成为其布局的重要节点。
  截至目前,廊坊讯云数据中心扩容项目、廊坊固安数据中心项目、广州南沙数据中心项目等正在按计划持续推进。此外,位于天津、昆明、江西等地的项目处于规划阶段,部分已进入初期建设阶段,预计在今明两年将实现交付。
  实施碳中和行动
  作为其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奥飞数据全面核查自建的数据中心投入运营以来的所有碳排放量,并获得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公司响应‘双碳’战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有利于推动绿色能源行业发展。”冯康表示,今后公司每年都将对所有数据中心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并形成相应的碳排放报告。同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相应的排放数据进行现场核查,并在其监督下完成相应数量碳信用产品的注销,实施符合国内外标准要求的碳中和行动。
  在实施碳中和行动的同时,奥飞数据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采取一系列手段不断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据介绍,公司自建数据中心从土建规划设计开始,包括暖通、消防系统,机房及机柜模式,低功耗节能装置及冰蓄冷技术等方面都有严格科学的规划设计。“如果将错峰用电考虑在内,相比传统数据中心,采用这些方式新建的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可以降低0.1-0.15。”冯康表示。
  充分应用清洁能源
  奥飞数据充分应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除了采用传统方式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我们还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动清洁能源在数据中心的落地和应用,长期看对数据中心减少碳排放非常有帮助。”冯康介绍。
  按照规划,奥飞数据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公司,致力于开展光伏、储能、节能等新能源业务的应用,通过在自有数据中心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在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方面,由奥飞数据牵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科智道等单位参与编制的《数据中心光伏并网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立项,并获得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的批准,将为数据中心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制定统一标准。
  此外,公司在河北廊坊、北京亦庄两大数据中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为数据中心提供绿色清洁电力。其中,廊坊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不低于600万千瓦时,亦庄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不低于12万千瓦时,两个项目均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并网,预计正式运营后将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冯康表示,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可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并有利于实现数据中心用电和光伏发电的综合协同效益。“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