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南山铝业:高端战略发力 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6.43%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3月30日晚,国内汽车轻量化铝板龙头企业南山铝业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南山铝业2021年通过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各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加,产品毛利率同比提高。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7.2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82%和66.43%;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增长70.59%。

  “稳”字当头 各项业务全面“开花”

  2021年,南山铝业在深耕传统铝加工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以汽车板、航空板、动力电池箔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打开了新的战略成长空间。其中,下游高端产品销量占公司铝产品总销量的12.66%,较上年同期增长6.66个百分点;高端产品的毛利占公司铝产品总毛利的19.89%,较上年同期增长6.62个百分点。未来随着相关产品的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高端产品利润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已于3月27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预计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7亿元至7.7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61亿元至2.42亿元,同比增长30.04%至45.15%,高端产品产能持续释效果凸显。

  汽车板业务方面,公司自2021年4月月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后,每月呈递增趋势,全年销量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目前,公司正加快现有产能的释放,并按计划稳步推进汽车板三期项目的建设进度,该项目建成后,公司汽车板产能将达到40万吨。同时,公司还将根据市场情况探讨其他生产线转产,以保证公司产能能够应对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增长需求。公司未来将通过产能的有序扩张,不断扩大铝制汽车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公司国内轻量化汽车板龙头企业地位。

  动力电池箔业务方面,公司聚焦的高性能电池箔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相比也呈现翻倍增长。同时,公司2.1万吨动力电池箔专用产线已于2021年10月投入试生产,2022年将重点加快产量释放,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动力电池箔高端产品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南山铝业生产的高性能动力电池箔经过市场不断检验,已在终端客户群体中得到高度认可,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主流电池厂商取得合作,保持稳定的批量供货关系。同时,公司还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开发新客户并逐步推进产品认证进程。

  传统铝加工业务方面,发展任务逐渐升级到规模维稳的同时,着重提高收入质量、改善运营效率、深挖目标用户、优化市场渠道、深化品牌根基的精细化运营阶段。

  坚持长期主义 重视持续性战略投入

  在大力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南山铝业坚持长期主义,高度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性投入,包括产能布局前置、全球战略储备、关键能力建设等方面。

  在产能布局方面,2021年公司决定扩大汽车轻量化铝板带生产线,依托原生产线项目基础加快二期产能建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报告期内,二期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为汽车板实现当年产量的翻倍增长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又将汽车板三期20万吨产能的新建项目提上日程,进一步推进产能的有序扩张。公司还合理预判新能源市场需求,加大对动力电池箔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及产品投放,于2019年投资建设了2.1万吨高性能铝箔生产线,并于2021年10月投产,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占有率。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成立了合资公司来建设10万吨铝回收项目。该项目的亮点是能够实现废铝的保级利用,来源主要是从下游客户精准回收,以切实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及推动铝资源回收利用。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公司正在与主要客户共同探讨精准回收,保证回收废铝的保级使用,并已与一汽签署了每年1.5万吨的废铝回收合作项目。

  在全球战略储备方面,南山铝业印尼宾坦南山工业园一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已于2021年5月份建成投产,并于同年9月份达产;二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正积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推动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待两期项目全部达产后,南山铝业海外氧化铝总产能将达到200万吨,可通过较低成本实现公司氧化铝产能扩张,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关键能力建设方面,南山铝业持续加大汽车轻量化用铝、航空用铝、高新能超薄电池箔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投入,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环保要求,开展罐料等传统产品的升级研发。这些举措将为公司拓宽护城河,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并将在未来2-5年逐渐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贡献。

  未来,南山铝业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精深加工”的战略发展思路,依托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打造企业技术硬实力,为公司发展充分赋能,走出一条具有南山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