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完善产业布局加大研发投入 国恩股份一季度业绩刷新同期新高

张鹏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鹏飞)4月25日晚间,国恩股份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双双刷新同期历史新高:实现营收44.22亿元,同比增长22.35%;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9.70%;扣非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2.04%。公司同日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74.39亿元,同比增长30.08%,创下历史新高。

  公司以国恩系纵向一体化产业平台为中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长期规模效益为目标,以大化工行业及大健康行业为两翼,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完善产业布局,并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大力响应新“国九条”要求,通过回购主动做好市值管理,通过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

  聚焦主业持续完善产业布局

  2023年,公司聚焦主业,提前布局,充分发挥纵向一体化产业平台优势,打造点阵式产业集群生产基地,通过“新材料+”推进大化工产业精准布局、“胶原+”赋能大健康产业多维发展的战略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发展的高效动力与活力,带动各板块业务同步发力,全年营收规模实现逆势增长。

  在大化工产业方面,2023年,公司积极布局化工新材料上游绿色石化材料产业,在有机高分子改性材料领域加快完善新能源领域相关产业布局。同时,在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子公司国恩复材紧抓新能源配套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储能和充电配套方面深度布局,深耕动力电池复合材料的市场开拓及产品研发。

  国恩股份表示,公司未来将紧跟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步伐,紧抓化工新材料发展机遇,加速整合国内外新材料领域优质资源,积极探索上游基础化工领域,逐步形成以国恩系平台为核心,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化工园区点阵式布局,形成绿色石化材料、有机高分子改性材料、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光学膜、片的属地产业链一体化生产模式,持续优化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可降解材料、运动健康材料、超薄光学模组等相关产品结构,培育发展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推动公司在大化工领域的全面升级。

  大健康产业方面,子公司东宝生物持续专注以“天然胶原”为核心的发展主线,深入贯彻大健康发展战略,助推业绩连续三年实现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收9.75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9.55%;扣非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9.08%。

  公司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根据国恩股份2023年度权益分配预案,公司拟10派1.8元,现金分红总额4882.5万元。2015年上市以来,公司持续分红,累计分红总额3.55亿元,股息支付率达10.23%。公司还出台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2026年度)》。

  另外,公司还响应新“国九条”要求,通过积极回购股份等措施,主动做好市值管理工作。今年3月,公司公告称,拟耗资1亿-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价格不超过24元/股。4月16日,公司首次回购146.71万股,占总股本的0.54%,耗资2843.47万元。2月以来,公司股价已上涨逾25%。

  加大研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国恩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年报显示,2023年,国恩股份研发投入达5.82亿元,同比增长50.56%,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由2022年的2.88%提升至2023年的3.34%。

  国恩股份表示,在当前新能源行业和低碳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背景下,公司高度重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在加快推进现有布局材料基地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材料和光伏膜材料等领域研发投入;同时积极与国内外优秀技术团队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发石化法合成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PHB)及生物基1,2-丙二醇。

  为加速推进原材料国产化,近年来,国内石化企业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国恩股份根据已有改性材料和聚烯烃的核心技术储备,以及与第三方研发机构的紧密合作,目前已掌握该产品相关工艺包、催化剂等关键技术,并明确了目标产品的市场定位,公司将根据市场趋势和需求情况,适时启动高性能聚乙烯弹性体项目建设。

  2023年全球POE光伏胶膜需求量超过60万吨,其中90%以上集中在中国,且随着POE材料技术工艺的逐渐成熟,成本将大大降低,替代进口将成为现实。未来,随着新型电池、钙钛矿等技术的推广,光伏行业对POE光伏胶膜的需求将爆发式增长。公司依托大化工产业一体化平台优势,通过统筹优质资源,结合高端聚烯烃弹性体项目的开发进度,积极布局光伏胶膜产业。

  在已有改性应用的基础上,国恩股份进一步拓展POE光伏胶膜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发展。目前,公司联合相关院所及科研机构,对此产品的材料配方和技术、工艺、设备的深入研发,已具备实现产业化的条件,可满足光伏产业日益提升的产品技术需求,未来公司将根据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适时启动该项目建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