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丽产业”跃入消费者视野 PE机构浅尝辄止

钟志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1年,国内美容美发行业共发生8起VC/PE注资案例,累计融资规模达8027万美元,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仅为1003万美元,行业在2010年融资规模达到最高值为3129万美元。不但具有实体店面,同时向行业培训方向发展的东田造型曾经三次获得VC/PE机构注资,美容类企业唯美度也曾多次获得私募机构青睐。
  国内“美丽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美容美发类企业为主,90年代中期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美甲、美体等企业相继出现在市场中。目前国内“美丽产业”仍处在初级竞争阶段,竞争方式仍以价格战、广告战、盲目规模扩张争取市场份额、规模扩张与服务水平难以同步的尴尬境地,导致企业的总部和加盟店除了品牌的店面形象基本保持一致外,而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经营方法、营销手段却各不相同,消费者实际体验差别褒贬不一。 
  从上游产品来看,目前相关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走专业化路线,其产品只进美容院、美发店、美体馆等,价格相对较高,产品种类丰富、功效区分明显,厂商在提供相应产品时同时提供详细使用方法指导及售后服务;另外一类是走日化产品路线,其产品多以商场、超市、专业日化用品商店为销售渠道,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种类较少,价格相对便宜,较少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产品销量大。 
   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更加追求丰富的生活方式,并且更加重视自身形象气质的提升。因此,以提升个人形象和气质为目标的“美丽产业”逐渐跃入中产阶级消费视野,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的消费动力拉动下“美丽产业”发展规模将会不断壮大。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PE对行业的关注一直不瘟不火,主要还是由于行业仍然处于比较分散、零散的竞争状态,行业内尚缺少已初具规模,连锁经营同质化扩张较为良好的企业,因此即使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美丽产业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但其难以量化的服务将成为行业上市的主要瓶颈。从上游提供产品来看,产品功效区分度明显,产品种类丰富、定价较高的专业化美容、美发、美甲、美体产品利润率相对较高,仍具投资空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