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打造创新服务类Uber模式

加速创新企业的转型升级 高单价和多品类解决频度问题

徐文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525日,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盛景网联集团正式发布“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计划。据悉,“高速骨干网”以类Uber的联合共享模式,将中小企业和创新服务机构连接起来,聚合全球资源,建立创新生态。为此,盛景网联将在全国逐步建立300个实体“创新服务集群中心”,实现创新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 

  据介绍,盛景网联将与一线投资机构、券商、律师和会计师、人力资源、技术转移、营销服务等各行各业的创新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形成创新服务供给侧的集群,逐步为正在创新的100万家中小企业、500万企业家和高管提供全面便利的创新服务。盛景网联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彭志强表示,“高速骨干网”将快速形成创新服务集聚效应,促成创新的普适性大规模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机构、地方政府连接断层的痛点,以期推动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提速至少5年以上。 

  重点在于创新企业的加速转型     

  事实上,盛景网联并不是第一家打造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大型平台公司,36氪和京东金融都有类似的私募股权融资服务。不过,对于与友商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盛景网联如何做创新服务的格局,彭志强心中的“图谱”已然非常清晰。 

  所以,大的格局上欢迎更多人来,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的核心区别在于更多侧重于有一定规模企业的创新加速转型,而36氪这类创业服务平台更多是对初创企业的重度孵化,区别在于对接企业的阶段不一样,好比我们关注的是企业3岁以后的转型成长,而其它创业服务平台关注的是0-3岁的孵化。当然,他们的不少项目我们也有直接或间接的投资,这也是盛景在多维度、全方位地对接创新创业服务的资源。”彭志强说。 

  他提到,创新创业服务在全社会的范畴内还属于小众领域,需要更多的服务商、平台商共同将此发展壮大。从做服务本身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在早期比较难盈利的情况下,快速建立创新创业的服务网络,在不同城市搭建起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这就像高铁建设,仅有两三个点开通的作用很有限,只有形成多点覆盖才能发挥网络的价值。”他表示。但形成网络,对平台商的现金流和人脉资源都有着极大的要求和考验。彭志强分析认为,盛景网联经过9年在数万家企业中的深耕后,已经具备做这件事的“天时”、“地利”、“人和”:盛景网联通过企业培训获得长期现金流,并且通过培训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全国几万个学员的合伙人储备,使“高速骨干网”具备未来长期的想象空间。  

  “从商业模式创新,到产品创新,到组织结构创新,三个创新同时推动,这件事才有可能比较快地做成。”他说,“如果说阿里巴巴、京东消费品送上门了,那么我们今天希望做的是把他创新服务送进中小企业的门,把我们以前的、有限的服务扩大到更多的服务平台,把以前主要依赖于盛景为主导的角色变成一种共享经济的模式,把以过去的北京为中心,变成现在到全国去扩展。” 

  高单价和多品类解决频度问题 

  将类Uber的模式嫁接到创新服务领域,最主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然后在企业家与服务机构之间逐步建立起信任。在盛景看来,这样会根本性地提高效率,降低原有的成本,进而形成一种创新的集聚效应。 

  “这样一种模式,对今天地方上的中小企业是刚需,反过来,对服务机构其实也是一个刚性需求,现在这些服务机构里面,应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面临获得客户难、拓展市场难。对接两者,对整个创新服务领域都是一种推动。”彭志强说。 

  当然,创新服务领域“发单”、“接单”的频道没法和生活服务类产品相比,但其单价高、品类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刚需的价值。对于企业级客户而言,如果需要十几项大品类、七八十项小品类、几百个服务品种,那么它的需求频度也并不低,加起来的经济总价值也相当可观。 

  目前,盛景“高速骨干网”下的创新服务机构能够提供15个大类的业务,包括VCPE、新三板、银行、担保、技术转移、营销推广、销售、供应链等各个方面,未来“高速骨干网”还将在细分条线上有垂直纵深的做法,例如围绕新三板领域,会分出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优质的垂直的领域,通过横向的职能服务体系、纵向的行业服务体系,连接一些最优质的企业和机构,形成产业服务集群。 

  据介绍,盛景网联目前已建成4个线上线下的集群中心,分别是北京2个,杭州1个,广州1个,华北、华东、华南先做试点,通过双层免费模式——政府免费提供场地给盛景,盛景免费将其提供给服务机构使用,快速集聚地方资源。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