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调味品背后的新生意:云山半在京东618探索出的轻食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为对热量“锱铢必较”的沙拉党,小木最近吃饭再也不算着毫升数放沙拉汁了。0脂油醋汁、0脂蒜蓉酱把他从这种焦虑中解放了出来。

  这些神奇的调味料不仅在保留原有味道的前提下,热量最少还能再减半,甚至连包装“颜值”都十分对小木的胃口,成为他每天午餐的必备单品。

  和小木一样被0脂油醋汁“俘获”的人群绝不在少数。在“健康”风潮席卷食品行业的近几年,调味品同样开启了细分赛道,食用盐、酱油等品类早已脱离过去单调的产品线,分化出复合调味下超千种使用场景和品类,调味品品类正在悄悄踏入“追更”经济的大潮。

  轻食调味料:“追更”经济下的新风口

  调味品里,藏着消费者对食物美味无尽的追求。走进家门口的超市里,总能看到鲜红酣畅的辣酱、醇正解腻的陈醋、爽口提鲜的酱油......数不清的调味品等待满足人们的味蕾。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早已是世界最大的调味品消费国。

  然而,随着80、9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传统调味品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轻食显然成为年轻人追求更好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小红书搜索“减脂”有超过719万条笔记,“抗糖”超过21万条笔记,减脂轻食早已成为社交热门话题。今年5月,京东超市吃货嘉年华发布会上分享的《2021食品行业消费新趋势》报告(下简称“报告”)也显示,低盐是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对干货调味品的普遍追求。在此趋势下,轻食调味料成为年轻人的需求焦点。

  因此,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等大品类中,早已脱离过去单调的产品线,分化出超千种使用场景和品类。现在随着0脂健康成为新风口,海天、厨邦、李锦记等也纷纷入局,基础调味品正在悄悄加入“追更”经济的大潮中。

  新生品牌“云山半”显然也嗅到了这样的机遇,但是,并不是和老牌调味企业“正面刚”,而是选择了一个垂直细分市场的新赛道,推出一系列轻食调味品,在京东超市等电商零售平台起家,走轻巧简约的路子,瞄准的就是Z世代们的“轻食”需求。

  2019年云山半推出多款复合调味料,迅速打入年轻人市场,成为年轻人下厨的必备款调料,一举拿下百万销售额。随后,积累了一定用户群体的云山半,开始发力轻食调味市场,研发不同规格、口味、配料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比如0脂0糖油醋汁和调味酱,迅速抢占了轻食调料的市场赛道。

  直面新趋势:与京东超市携手抓住新蓝海

  对于一个新生品牌而言,从找到定位,到打造一款爆品,再到升级一个全新品类,背后需要的是整个供应链思路的改变。云山半敏锐地看消费者线上购物的占比正逐渐扩大,因此快速与京东超市联动,让云山半迅速成长为京东超市增长迅猛、轻食调味料品类销量领先的品牌之一,2020年在京东超市更是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倍。

  这背后,是云山半与京东超市一起跟紧新消费趋势打出的一套“供需反馈”双效组合拳。

  据报告显示,调味料细分品类的标签选择、搜索量均逐年提升,销量也表现不俗。因此,结合云山半的品牌特性,京东超市与云山半将“轻食调味品”作为主推品类,将目标用户瞄准于减肥人群和健康人士,为云山半打出了低脂低糖健康新选择的年轻化品牌基调。

  2020年,云山半在京东超市推出了首个爆款——0糖0脂油醋汁。日式口味迎合健康人群的清爽口感,极简包装迎合当下的简约审美,268g一瓶的规格无论是单身还是小家庭都能使用3-6个月,不会分量过多导致消费者厌倦口味而闲置。产品一经上线,超过22万条购买评价中好评率高达98%。“好吃、轻巧便携、多次购买”成为消费者频繁提及的关键词。正是有了在京东超市这样的有效消费反馈,如今,云山半0糖0脂油醋汁的销量已经稳定在每月近3万瓶,远超预期。

  这样的合作探索也正在不断更新,京东超市与云山半也在调味料的细分赛道下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报告可以发现,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消费者已不仅局限于减肥人群,减肥人群也不仅是吃沙拉,而是有了更丰富多元的健康饮食需求。面对一日三餐、从调味到主食的多样化需求,云山半开始通过京东的深入合作进行品牌升级,力求多品类发展,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轻食解决方案。

  2021年开始,云山半在京东超市陆续推出0脂肪黑全麦荞麦面、0脂肪番茄意面酱、0卡糖低脂鸡胸肉肠等多种品类,形成调味酱料、代餐主食、方便速食等多品类、全用餐场景的产品矩阵,而京东超市推出的“新锐品牌超级新探计划”和“万物新生计划”,从全渠道、全域营销、新锐产品打造等方面,为云山半品牌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今年的京东618,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生力军,云山半也在京东618期间上线约30款新产品。也许下一个“网红轻食爆款”就会在云山半品牌下横空而出,继续在轻食调味料这一细分赛道下茁壮成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