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凯腾精工 深耕凹印印版领域

吴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凯腾精工冲刺精选层日前收到首轮问询,涉及研发支出、核心技术、产能利用率、客户需求等方面问题。公司主要从事印刷行业中重要耗材凹印印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此次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3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图文制作自动化及全流程管理项目、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口碑良好

  凯腾精工专注于凹印印版相关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凹印印版生产企业。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设备、高效的生产组织能力、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出色的全程客服模式,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口碑。

  凯腾精工是国内率先从事烟包版等高端印版制作的公司。公司于2009年引进了德国全套的压纹版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的平面设计技术、数字分色技术、电子雕刻技术、激光刻膜技术、激光直雕技术、车磨联合加工技术、二维扫描技术、三维扫描技术、视觉3D扫描成像技术等凹印制版业先进的成套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公司拥有完整、成熟的工艺技术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包装印刷产业大国。包装印刷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据统计,2018年末我国印刷业共有企业9.8万家,从业人员270.4万人,2016年至2018年,行业增长率分别为2.7%、4.6%、5.4%。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报告期内(2017年至2019年),凯腾精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3.28亿元、3.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5.91万元、2055.63万元、4962.38万元。

  毛利率高

  报告期内,凯腾精工毛利率分别为47.25%、46.92%、47.74%。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鼎龙股份为36.48%、38.61%、36.48%;纳思达为39.51%、40.21%、39.41%。同行业毛利率平均数为33.64%、33.52%、32.86%。凯腾精工毛利率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不过,凯腾精工表示,公司主要业务为各类版辊产品,目前不存在生产版辊的可比同行业公众公司,因此选取了打印耗材类大行业的可比上市公司进行比对。由于可比公司产品性质、结构、市场结构、业务规模等均存在差异,因此导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差异较大。

  凯腾精工指出,报告期内,同行业上市公司鼎龙股份、纳思达收入规模普遍大于公司,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使得公司对市场的反应相对较快。且公司决策权相对集中,资产调配效率较高,成本管控到位,从而获得更高毛利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司募投项目图文制作自动化及全流程管理项目,旨在引进行业内先进的PACKZ编辑模块以及CLOUDFLOW 流程自动化管理模块,优化现有图文设计制作软件系统,是公司提升生产流程智能化水平,实现大规模标准化作业,加强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凯腾精工表示,目前国内凹印制版的企业众多,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增加,行业逐步向智能化、产品标准化和种类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本项目引进比利时HYBRID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其中PACKZ编辑模块以及CLOUDFLOW流程自动化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图文文件的制图与编辑,其自动化程度高于公司现行的软件。该模块提高了制版过程中图文编辑流程的智能化程度。同时,PACKZ软件的预检功能,可以及时将与印刷要求不符的部分检查出来,避免产品返工,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本项目系统强大的制作功能,便捷的操作流程,迅捷的处理速度,为丰富产品种类提供基础。通过本项目的施行,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监管问询

  在首轮问询中,公司客户需求下降受到全国股转公司关注。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刷行业中重要耗材凹印印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包装版、烟包版、特种版和其他版等市场。在烟包版业务上,公司与全国主要的烟包品牌均有合作,如中华、白沙、芙蓉王、双喜等知名烟包品牌;公司的软包装版主要服务对象多为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雀巢、宝洁、康师傅、立白、蒙牛、伊利等。而公司的直接客户群体为各类型印刷企业及包装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20.84%、20.57%、18.43%。

  监管机构要求公司补充说明与直接客户、终端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司获取订单的方式及主要销售流程;说明公司是否进入了终端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公司的产品是否由终端客户直接指定;公开发行说明书中关于“公司服务的客户主要为全国性大型印刷集团和高端印刷企业”相关表述的判断标准及依据,是否存在夸大性描述或误导性陈述。

  同时,补充说明主要终端客户是否存在多家同类型印刷/包装供应商,相应的印刷及包装企业是否存在除发行人外其他凹印印版供应商;补充说明公司对于主要终端品牌客户的供应份额情况以及报告期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逐年下降的原因;公司客户集中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监管机构要求公司补充说明主要产品的使用周期或更换周期,结合上述情况说明公司是否面临客户需求持续下降的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