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三板下半年展望:多项改革在路上 精选层公司有望突破百家

盛波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新三板市场上半年万象更新。转板等各项制度渐次落地、精选层公司不断增多,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以新三板为载体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特色生态圈正不断优化,改革积极效应持续释放。

  以精选层为引领,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55家挂牌企业公开发行进入精选层,汇聚了一批特色公司,体现了“小而美”的特点。2021年定期调层后,创新层公司数量是去年的1.23倍,体现了企业对新三板市场持续向好的信心。投资者入市意愿上升,2020年末投资者数量较2019年扩大7倍。市场核心功能得到修复,成交量持续上升,市场融资额持续增长。

  距离7月27日首批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开启转板上市时间窗已不足半个月,那么,在精选层和转板制度双重加持下,今年下半年的新三板市场,在制度端、公司端、市场端,会呈现出哪些重要变化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制度端:转板制度仍是重头戏

  在记者对各位专家的采访中得知,今年下半年,新三板市场联通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转板制度,仍然是整个新三板市场最值得期待的制度。

  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认为,转板制度依旧是今年下半年重头戏,转板配套的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等标准出台对市场预期和示范效应很重要。

  新三板资深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除了将转板上市后续配套制度的完善和落地作为重中之重,精选层的再融资、可转债、融资融券和混合做市等制度可能会落地,以完善精选层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做精做细做大做强精选层板块。

  广东力量资本总经理朱为绎对于混合做市抱有更多的期待,原因是该项制度能够提高新三板的流动性,对于活跃市场交易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银泰证券股转系统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则认为今年下半年肯定会推出精选层的再融资制度,该制度的征求意见稿已经于今年5月14日由证监会发布。“再融资制度本就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精选层公开发行之所以被坊间称为“小IPO”,就是因为其首次公开发行的融资额较小,所以精选层企业也急需在挂牌精选层后跟进后续的再融资,以支持企业持续发展。而且精选层再融资制度,条件设置都体现出了灵活、快速、高效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服务精选层企业,一方面也会极大地加强精选层的吸引力。”张可亮说。

  公司端:精选层企业有望突破100家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今年下半年精选层入层企业的数量将会突破100家大关。

  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研究员刘靖预计,到今年年底精选层公司估计在80-120家左右,精选层的总市值在2000亿元-3000亿元,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但是从新三板总体挂牌数量来看,周运南认为,由于新增挂牌企业并不多,但因未披露年报和半年报而被强摘以及主动摘牌企业众多,年内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可能会跌破7000家。

  张可亮指出,挂牌企业整体数量的减少,缘于基础层企业数量的减少。“基础层企业,我想下半年可能还会出现减少,新增挂牌数量还是会少于摘牌数量。”

  但是,从长远来看,诸海滨团队预计,精选层将带动创新层群体扩大,并进一步优化基础层,通过示范效应,让一些公司逐级晋升。“同时与四板的合作也会带来一些新的血液。摘牌和挂牌也会变化,随着融资加快和精选层定位清晰,一部分原先IPO排队企业已经改换辅导跑道去精选层公司开发行。”

  张可亮也认为,预计明年开始挂牌数量会逐步增多,扭转摘的多挂的少的局面,这是因为精选层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逐渐成熟,会显著增强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随着精选层转板制度的落地,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新三板挂牌,而且我估计有很多企业挂牌就直接进创新层,因为目标就是瞄着精选层。”朱为绎说。

  市场端:精选层将带动创新层、基础层

  对于市场情况,专家们的观点也基本一致,认为精选层流动性恢复的不错,为带动基础层、创新层流动性的进一步恢复,形成新三板良性的生态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诸海滨认为,目前精选层成交额已经占新三板整体的50%,换手率年化达到130%至150%,但流动性分布不均情况还是比较突出。“我们认为一个是需要精选层多一些‘特精专新’属性并且利润稳定性强的公司,当市场达到100个精选层公司并且行业覆盖中增加TMT、高端装备、医药等新兴行业公司,同时需进一步提高流动性水平帮助市场达到应有的定价、融资、资源配置的能力,用以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张可亮指出,新三板市场从整体来说,在活跃度、流动性、成交量方面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主要原因是精选层在上半年有着较好的市场表现,但是基础层和创新层还未能跟上来。

  “目前新三板市场总成交额基本在10亿级别了,相对新三板前几年流动性得到了修复,特别是精选层个股的活跃度明显增强,进而带动了创新层和基础层流动性的逐步恢复。”周运南说。

  刘靖认为,随着转板制度落地,市场的示范效应显现,新三板的活跃度有望继续提升,赚钱效应将进一步释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