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易会满:“后疫情”时期 直面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实现新愿景

昝秀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6月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2020)上表示,随着疫情影响的持续发酵,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经济深衰退、金融高风险、要素低流动的不利局面。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维护全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后疫情”时期,应直面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实现新愿景。

  直面新起点

  易会满强调,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因此出现了暂时性困难。但总的看,国际分工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律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去解决。流动流通是资本的天性,融合发展是金融的主流。“后疫情”时期,我们要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坚持相向而行,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共同推进全球金融合作和金融风险防控,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24小时“全天候”接续交易的运行网络,不同时区、不同地域的股票、债券、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之间高度联动,在为全球经济贸易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交叉传染的特征也日益凸显。春节以来,全球主要市场接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在这次疫情危机未消除之前,这种情况还有可能会出现。在特殊时期,没有哪一个经济体、哪一个金融市场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零和游戏,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出路。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眼界、新的格局和新的胸怀。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也是在新起点上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

  担当新使命

  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投资、消费明显下降,供应链产业链遭遇梗阻,供需两端受挫。面对困境,金融行业必须主动积极作为,更好发挥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配置、便利跨境投融资活动和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

  一是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开放是现代经济体系和成熟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也热忱欢迎各国投资者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市场,投资中国市场,在互利共赢中推动全球经济金融融合发展。

  二是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发展最终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回顾历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是走出危机的根本所在。这次疫情将助推新产业新科技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机制优势,大力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再连接、再优化、再巩固。我们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机制,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实现新愿景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易会满表示,疫情终将过去,我们也必将迎来一个历经疫情大考而更加稳健向好的美好未来,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景,也是我们金融人为之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努力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助力经济加快复苏,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期,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滥是大概率事件,各主要金融市场将可能共同面临“资产荒”的挑战,优质上市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多的担当。

  证监会将坚决贯彻“六稳”“六保”方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继续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切实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易会满强调,要努力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健康的市场生态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资本市场的总目标,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新证券法为契机,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着力构建权利义务边界清晰、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的制度生态;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不作行政干预,更好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市场交易高效透明、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市场生态;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严肃市场纪律,净化市场环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