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损失计算软件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投服中心:将持续升级满足代表人诉讼损失核算需求

周松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周松林)投服中心6月30日消息,由该中心研发的证券虚假陈述案投资者损失计算软件(简称损失计算软件)日前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5344754号),投服中心以原始取得方式取得该软件的全部权利。

  创新服务模式,损失计算软件市场应用成效显著

  作为服务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重要举措,投服中心高度重视损失计算软件的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该软件自2016年底立项至2019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历时2年余。在运行过程中,投服中心根据司法实践需求不断完善功能细节,进行版本更新,至2019年底成形后立即启动软件著作权登记工作。

  损失计算软件取得权利证书,体现了该软件的独创性和专业性,有利于维护投服中心自身合法权益,确保软件安全稳定运行,向打造资本市场损失鉴定专业机构迈进一步。

  据介绍,区别于市面上个别法院或机构为特定案件定向开发的小程序,损失计算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适用于所有诱多型虚假陈述案件的通用型损失计算系统,具备投资差额损失计算、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扣除计算等核心计算功能,以及大批量导入投资者交易数据、大批量计算损失、实时联网A股行情数据等智能处理能力。

  一年来,投服中心累计接受全国8个地区9家法院15起虚假陈述案件的损失核算委托,核定投资者6千余人,核定损失12亿余元,出具《证券投资者损失核定意见书》26份,回复质证意见6次,出庭接受质询3次。2019年,投服中心首次以第三方专业机构身份为上海金融法院全国首例示范案件方正科技案提供损失核算支持,共同开创了“示范判决+损失核定+诉调对接”的新维权模式。该案先后获评“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及国家赔偿案件”“第十五届(2019年度)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等荣誉。

  持续升级,满足代表人诉讼超大批量损失核算需求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庭长单素华表示,投服中心研发的证券案件损失计算系统是证券民事赔偿案件逐步走向精细化审理的重要助推器。该系统采用“第一笔有效买入后的移动加权平均法”作为买入均价的计算方法,既符合现有法律规定又相对公平合理。该系统包含多种扣除证券市场系统风险、个股经营风险的方法,通过定量数据分析,使投资者的损失认定更为科学化、精细化、个性化。该软件在全国首例证券纠纷示范案件中首试,不仅计算结果科学合理,而且由于它的简洁高效,大大推动了上千件平行案件的快速处理。

  投服中心公益律师、上海市沪中律师事务所王昊东表示,损失计算软件对司法审判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简化计算工作,减少当事人及法官的计算工作量,提高办案效率;二是统一计算方式,确保公平性,避免出现同案或类似案件的不同计算结果;三是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更加易于接受,减少争议点。

  据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介绍,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如何精准地计算投资者损失,一直是法院司法审判的痛点和难点。去年以来,福州中院有两起案件均委托投服中心辅助进行损失核定,其采用最新研发的、最精准的损失计算软件进行核定,更加专业和高效,使投资者损失认定更为精准,亦大大缩短了法院的审理周期。而且投服中心作为一家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的公益性投资者保护机构,基于其秉持的公益性和专业性,其出具的损失核定结论亦广受各方当事人的认可和信赖。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保生律师认为,投服中心开发的损失计算软件可以便捷高效地计算出投资差额损失,并且能够根据投资者交易情况个案计算系统性风险因素对投资者损失的影响比例,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有利于实现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精细化审理。但目前损失计算软件提供的损失计算方法较为有限,建议将司法实践中更为常见的计算方法纳入其中,增强软件包容性,同时进一步完善对非系统性风险因素进行量化的功能,提高软件科学性,从而真正实现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各方利益的价值取向。

  投服中心表示,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中国特色的证券代表人诉讼从理论变为现实,该模式下原告投资者数量成千上万,传统手工计算模式已无法满足要求,投服中心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为践行资本市场“初心使命”,满足证券代表人诉讼高负荷、高效率的损失计算需求,投服中心已着手推进损失计算软件的重大升级工作,至7月底升级完成后可高效实现直接导入中国结算和沪深交易所来源的超大批量交易数据、批量损失计算、智能分类汇总核算结果数据等功能;届时,软件还将新增普通投资者登录窗口,免费提供损失试算功能,使软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