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严把准入关 新股发行市场正本清源

昝秀丽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IPO超募现象难觅 机构青睐硬科技

  严把准入关 新股发行市场正本清源

  截至5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144家公司IPO终止(撤回),远超去年同期数量。同时,审核通过率、首发募资金额均有所下降,发行节奏明显放缓。上述情况传递出监管部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的最新信号。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严把IPO准入关,新股发行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突出体现在IPO超募现象难觅、机构更倾向于保荐科技属性强的高质量项目等方面。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把好发行上市准入关,倒逼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提升申报质量。

  落实新“国九条”要求

  深交所上市委5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马可波罗首发上市申请,作出暂缓审议的决定,备受市场关注。这也是新“国九条”和配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后首次召开的上市委审议会议。

  “本次上市委暂缓马可波罗上市申请的审核,主要是考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出现一定下滑等实际情况,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人士认为,这既体现了交易所实事求是、客观对待企业发行申请的务实态度,也展现了交易所认真落实新“国九条”,依法从严把好发行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在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机构更倾向于选择科技属性强、拥抱新质生产力的项目。

  有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IPO、再融资等服务科技创新力度相对提升,多家前沿技术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关键性资金支持。在挑选拟IPO项目时,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科技属性强、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的项目。这些项目有望步入IPO常态化发行新赛道。”

  发行生态持续优化

  在严监管下,新股发行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其中,IPO主动撤回数量不断增多,超募现象难寻。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144家公司IPO终止(撤回),其中沪深主板公司47家、科创板21家、创业板38家、北交所38家。

  随着IPO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不少企业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包括一些已过会企业。例如,深交所5月13日公告,因晶奇网络在证监会审阅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过程中,公司与保荐机构提交了撤回相关上市文件的申请,根据相关条例与规定,证监会决定终止晶奇网络发行注册程序。早前,公司已通过上市委审议。

  “纵观撤单原因,一些拟IPO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未能满足新的首发上市规定。”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相关部门近期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等,提高了上市门槛。还有些拟IPO企业或触及IPO新政“红线”,如不符合板块定位、存在突击“清仓式”分红情形等。

  在撤单数量增多的同时,IPO超募现象难觅。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9日,今年共计37只新股上市,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3.42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监管部门近期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监管,整治高价超募、抱团压价等市场乱象,提升了中小投资者获得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

  严监管将加码

  从监管部门释放的政策信号看,IPO监管将再度加码。

  一方面,强化拟上市企业行为约束,证监会5月15日发布实施《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对发行人提出诸多新要求,包括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强化“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意识,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等。

  “在防止企业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的同时,这些举措还体现出了对投资者负责的理念,同时有助于真正发现具备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价值的优质企业,切实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

  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近期再度强调,坚持“申报即担责”。

  “发行人、中介机构等都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环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监管部门近期明确,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扩大覆盖面,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线索,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将大幅提升发行上市监管效能。从近期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也可以看出,“一督就撤”“带病闯关”等行为必遭严惩。

  赵锡军进一步提醒,首发企业应树立诚信意识、自律意识,中介机构也要勤勉尽责,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