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是最后一个加入亚投行的大国
■海外观察
□刘洪
亚投行可谓是中国外交的神来之笔。2013年10月甫一提出,就成为国际热点。其后不乏博弈斗争,包括美日或明或暗的抵制。去年3月英国宣布加入,成为亚投行一个转折点。亚投行的成功组建,也展现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自信、开放,以及贡献和担当。
亚投行虽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缩写,但其实却是向全球开放的,成员实际覆盖亚非欧美澳五大洲。截至2016年8月31日,正式成员共有57个;此外,已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国家超过20家,预计到2016年底,成员可能超过90家。
也就是说,亚投行将是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重要支柱,未来的所有大国,都可能是亚投行的成员,毕竟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但进门则有先后,态度转变也需要时间,谁会是最后一个跨入亚投行门槛的大国呢?
从目前看,这是二选一的结果:这个国家是美国还是日本呢?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目前亚投行已囊括了除美日以外的所有大国。简单梳理如下:
第一, 五个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全部是亚投行成员。
第二,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除美国外都是成员。
第三, G20国家(19个大国加一个欧盟)中,亚投行成员有15个,即: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加拿大。
第四, 西方七国集团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是成员,只有美日除外。
亚投行的一个重要节点,是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从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的主要西方国家。由此,大批西方国家纷纷加入亚投行,取得创始成员国地位。
但一直紧紧追随美国立场的加拿大,则举棋不定左右摇摆,直到今年8月底,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出人意料地申请加入亚投行,但却错失了创始成员国地位。
即便如此,签署申请的加拿大财长莫诺说,“加入亚投行是加拿大的最佳选择”,因为亚投行代表了国际多边主义的新取向,加拿大经济有赖于基础设施投资,加入亚投行对加拿大公司至关重要。
加拿大加入亚投行后,西方的“顽固派”就剩下了美国和日本。事实上,亚投行一推出,美日都是主要的反对者,先施压盟国拒绝加入,当盟国纷纷加入后,美日又以亚投行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为由,跟亚投行保持距离。
这种做法,其实也遭到美国政界学界的强烈批评。美国前财长、奥巴马的前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就公开表示,亚投行敲响了新时代的钟声,美国政府犯下了一场“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败”,并呼吁其“全面检讨对全球经济该采取的姿态”。 克林顿时期的政府要员、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上个月也批评奥巴马政府。她表示,美国政府费那么大力气想把其他国家拦在亚投行之外,最后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山不转水转,共和党人特朗普当选后,美国对亚投行态度可能发生变化。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高级顾问詹姆斯·伍尔西日前在香港《南华早报》上发表观点题为“特朗普上任后将接受中国崛起——只要它不挑战现状”的文章说,目前在华盛顿,奥巴马政府未能加入亚投行被广泛认为是美国的“战略错误”,期待特朗普将对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更为热心。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随后也对媒体表示:“我听到奥巴马政府一位高层官员在称赞亚投行。在特朗普当选后,有人告诉我他的团队里有很多人认为,奥巴马不愿加入亚投行是不对的。因此我们不能排除美国新政府支持亚投行或暗示有意加入该银行的可能性。”
对美国来说,改弦更张也顺理成章,毕竟亚投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美国置身其中比置身其外影响力更大。当然,美国具体加入的条款,肯定也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谈判过程。但趋势是明确的,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对美国有利没利,他肯定一清二楚。
如果美国加入后,那日本就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加入亚投行的大国。事实上,为了遏制亚投行的影响力,去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了今后5年投资大约11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地缘政治心结、经贸制衡情结以及历史恩怨和领土争端,应该是日本对亚投行非常抵触的根源。日本以为有美国的反对,亚投行势必寸步难行;哪知道最后的结果,却是一个又一个国家投入亚投行的怀抱,最后甚至美国都要改弦更张。日本孤独无助的心态,或许只有安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