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促进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

郑渝川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书名:《金融的价值》

  作者:黄益平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当前为何会存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的现象。近年来,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而部分行业的大型企业也遭遇了类似问题。另外,一些投资者无法找到收益相对较高而风险较低的投资渠道。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但金融模式却没有完全同步转变。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迅速扩张,在几十年时间内升级为“世界工厂”。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这些都是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我国制造业以及服务业面临生产成本、人力成本提高的压力,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最近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调结构,以产业升级来转变增长方式,并筑牢产业链安全体系,促进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这就要求金融服务模式、风险模式必须同步转型,以积极而稳健的方式来确保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者指出,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和英国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推手,而德国和日本则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中,银行信贷和影子银行类信贷占比85%,资本市场融资占比15%,这一结构不能很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不可避免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风险和回报成正比,因此,金融资源的投入需要更高回报来覆盖其承担的风险。但我国不能照搬美英模式,且要规避在这一模式下经济体系经常出现震荡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现有金融服务模式和风险模式不适应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在于,虽然大型集团创新研发实力很强,但无论是革命性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通常都普遍地如星火般出现在中小微企业。但中小微企业基本上很难有效满足传统银行风控的要求。

  2020年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实体经济。《金融的价值》一书指出,这也倒逼金融机构加大数字化布局,促进金融资源通过科技手段普惠到更基层领域。国家有关方面为了应对疫情,也加紧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和财政措施来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出了抗疫专项再贷款和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还进一步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财政资金给予利息补助。总的来说,抗疫支持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依托金融业做好普惠,下沉金融服务,推动经济内生动力迸发和消费的转型升级。

  本书深入剖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着重围绕金融现象进行解读,概括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金融市场化改革、金融开放的经验与教训,详细分析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策略思路,还就数字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风险防控进行了叙述。本书具有三个层面的作用:第一,有益于读者了解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实体经济血脉的重要作用,金融创新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效的金融监管对于限制金融风险的意义;第二,有益于读者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以及现阶段问题、改革方向,深层次了解我国改革发展的动力;第三,有益于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读者加深对金融及其监管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向增进了解。

  要解决当前我国金融对于实体经济支持不足等问题,只能通过更加有效的金融创新来实现。作者指出,金融创新并不仅仅指的是衍生品创新,在我国,近年来数字金融发展很快,尤其是破解了传统金融难以实现的风控精准性和成本难题,提高了金融决策水平,为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大便利。当然,数字金融的监管当前也亟待进一步完善,以抑制风险的集聚。

  因此,我国推进金融创新,要有效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改善金融结构,支持技术创新、创业与产业升级迭代;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改善金融尤其是普惠金融服务;确保金融稳定,不以牺牲稳定为代价来追求快速创新。

  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破解当前金融转型难题的关键在于以创新推进、达成普惠,让金融增长和创新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比如,在农业金融领域要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缺陷,分层次解决农村中不同群体、个体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或选择农村基层产业组织合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借助数字金融的深入发展,在农村金融领域建立起更为完备的数据化房贷、融资租赁、征信等金融架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并及时强化这一领域的监管。

  又如,加快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多样化服务民营企业的金融体系,鼓励科创板,以及专业化的投资基金比如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私募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发挥作用;完善对银行业企业不良率等指标的监管政策,减轻银行为风险相对较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服务的压力;完善小微企业的征信系统,打通包括政府、社会、商业数据在内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帮助弥补小微企业财务数据和抵押资产缺乏的不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