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数据业是“第四产业”

加小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书名:《第四产业》

  作者:娄攴手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随着数据要素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生产要素和核心资源,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产业变迁逻辑、民生改善路径、社会治理模式等正面临巨大挑战和深刻调整。

  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越来越难以精准解释数字经济时代纷繁复杂的经济和产业现象,难以更好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迫切需要打破传统产业划分理论的桎梏,以数据要素为引领全面革新生产函数,培育塑造新的产业形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带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近日,《第四产业》一书正式出版,围绕“第四产业在哪儿”这一核心问题,作出“数据业是第四产业”这一理论论断。全书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产业变迁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从生产要素这一“小切口”入手,破解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背后的产业密码和底层逻辑,勾勒数据业的发展蓝图。

  本书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产业变迁,解析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产业密码。要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必须要回望走过的路,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人类经济史表明,每一次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往往催生并依赖新的生产要素,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都有一种核心的生产要素发挥着牵引作用。正如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和技术是工业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

  从生产要素的视角出发,通过考察农业到工业、工业到服务业的历史演进,发现历史上每出现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就会对产业发展、变迁、演进、迭代、置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书认为,正是生产要素的更替,才推动实现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美好生活、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从旧生产力到新生产力”的历史性转变,生产要素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性、先导性资源。这一观点既是本书理论构建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研究成果的鲜明特征,为我们找寻产业变迁“密码”找到了全新的视角,为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形态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为研究第四产业奠定了全新范式。

  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揭示了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我们长期以来观察产业现象、分析经济问题、提出政策措施的重要工具。《第四产业》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时代的烙印十分明显,而当前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形态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即“三新”经济不断涌现,如果把农业、工业以外的所有产业都归为第三产业,会导致第三产业的范畴日益膨胀,既难以突出不断涌现的“三新”经济,也难以区分融合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传统产业,第三产业就会成为新旧产业的“大杂烩”。《第四产业》深刻把握了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局限性,取得了三个原创性理论突破:一是提出数据业是第四产业的理想形态,对“第四产业在哪儿”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破题。二是定义数据业的内涵和外延,厘清数据业的内部结构。三是构建数据业的核算方法,数据业变得可核算、可度量。这三大理论突破,基本构建起第四产业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数据业、提出支持数据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经济规律方面,本书认为数据对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将超过其他几个生产要素。本书富于开放思维和哲学思辩,全方位深刻揭示数据业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深远影响,很多观点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对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找准人类发展历史坐标,从容应对未来风险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兼顾思想性和实用性,本书提出培育壮大数据业的思路建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定义为生产要素,标志着我国进入数据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时代。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形成了发展数据业的先发优势。要继续保持和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亟需拿出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数据业化、产业数据化转型,以数据创新应用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本书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对推动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通、明确数据业的游戏规则、开展场景建设、增强数据规则国际话语权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很多务实的思路建议。此外,《第四产业》还敏锐地意识到,数据业发展还有可能带来对劳动者剩余的隐蔽榨取、“大数据杀熟”、“赢者通吃”、数据漏税、数据跨境泄露、数据黑市等一系列隐忧,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敲响了警钟。

  (作者简介:娄攴手居,为团队笔名,由“数据”两字拆分变化而来。作者团队由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经济运行、数字经济等不同领域研究的多位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组成。)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