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调查显示海归就业偏爱上海 目前年均收入17万

东方网

  据《新闻晚报》报道,今年,“史上最大回国潮”遇上“史上最难就业年”,招聘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启德教育今天发布《海归就业力报告》。本次调查历时近五个月,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不再局限于海归群体,而是扩大至非海归职场人士及众多HR,试图还原真实海归在职场中的现状。调查显示,上海为海归们最偏爱的就业城市。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最热门。海归们在海外的工作经验决定了其回国后的就业收入。目前海归对年收入的期望均值达32.81万元。

  【求职】

  多因素致留学生

  海外就业难上加难

  2013年是“史上最大回国潮”。调查显示,每100名受访者中就有将近22人认为“回国就业更有优势”。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平稳高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吸引海归回国就业的最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留学生在海外就业有难度。

  调查显示,近一半海归表示在海外求职最大阻力是国外经济情况。5年前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虽有所好转,但增长仍处于低迷状态。其次,专业需求和语言能力也是影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就业的主要因素,占比分别为38.9%和33.6%。专家分析,虽然学生很重视专业选择,但往往缺乏系统、科学判断标准,导致毕业后很难在海外找到心仪工作。再加上中国留学生在语言沟通等方面水土不服,使海外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外语能力不再是

  海归求职最大优势

  十年前,很多人都认为海归良好的外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企业和用人单位发现,海归的外语能力也是需要重点考查的一项。对HR调查显示,84%的HR都认为,海归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外语能力。62%的HR表示,在学历、工作经验、年龄、职位等方面条件相当情况下,企业对海归和非海归的待遇并无明显差异,一切岗位均以专业技能为最终考核标准。

  启德教育留学专家指出,近年来,国内教育正与国外教育接轨,不断尝试建立私立学校、合作办学、交流学习等新的教育模式,在师资力量配比和对人才培养上也有显著提高,这就使国内毕业生和海归差距越来越小。

  有外企HR坦言,外企需要员工在全外语环境中工作,需具备外语演讲、沟通、提案能力,但出国并不意味着外语能力都很强,很多海归在面试中,外语甚至不如很多本土毕业生。既然出国,就应该利用有限时间和有利环境,多磨练外语能力,否则会严重影响回国后的工作前景。对HR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两成以上HR认为,影响海归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不是有无相关工作经验,而是专业技能。

  【就业】

  海归偏爱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海归的行业分布可以最直观看出海归就业动向。今年调查显示,有15.6%的海归就职于金融行业,比非海归高出9.6%。这说明,一方面金融行业对海归群体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海归群体非常对口金融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呈现出良性供需关系。

  需要关注的是,前两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20%的海归选择金融行业,今年这一比例有所降低,但这并不代表“金融”魅力降低,而是由于国内日趋多元化就业需求,让海归有更多选择空间。其中就包括一直给人感觉是本土人才集中的房地产行业,本次调查显示,在房地产行业海归从业者达10.2%。

  参与本次调查的某地产公司HR介绍,房地产行业急需一些有国际化视野、有跨国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的人才,他们了解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有先进管理知识和技能,通常能用至少一门外语直接与国际合作团队对话。目前,房地产行业十分匮乏这样的人才,尤其是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建筑设计、高档室内装修、国际市场推广、企业管理等岗位。他谈到,他们公司这几年人才招聘偏向海归人才,特别是设计、开发前期等岗位,需要海归带来与国外接轨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公司竞争力,招聘海归绝非摆设。

  此外,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等行业,海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从企业性质来看,高达36.9%的海归就职于外企,外企依旧是海归首选。另一方面,国企也成为海归求职热点,主要原因是国企收入在提高,工作稳定性更高。

  但接受调查的某国企人事部招聘负责人提到,由于单位性质不同,国企和外企管理方式有很大差异,会遇到如何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等问题,这会让一些海归感到不适应。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