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雄安新貌|防碰撞、防误操、易管理……来看雄安新区的“智慧工地”

赵鸿宇 朱旭东 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3月30日电(记者赵鸿宇、朱旭东)根据现场的扬尘、噪声、湿度、风速等数据自动开启喷淋降尘;违规操作发生时,设备自动停止;用电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能发现故障点……近日记者走访雄安新区多个建筑工地,发现建筑工地通过专业的软硬件系统,打造了工地技防体系,确保项目建设赶工期、提质量、有安全。

  图为雄安新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雄安院区项目建设施工现场(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最多时数百个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10多万名建设者奋战在一线。

  “我们这里高峰期间有56台塔吊同时作业,尽管操作员经历过严格培训,塔吊下也有安全员,但长时间作业难免有所疏忽。”中建二局容东二号地助理工程师陈煜锟说,因此他们开发了塔吊防碰撞和可视化系统,通过在塔吊上安装3个摄像头和多个传感器,对塔吊额定吊重、额定幅度、回转角度等数据实时动态监测,分析塔吊是否存在违章作业或相关风险,一旦发生危险,系统会立即中止塔吊的工作。

  中建二局容东二号地助理工程师陈煜锟在介绍塔吊防碰撞和可视化系统。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不仅设备可以通过智慧管理确保安全,人员在正式上岗前也会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培训。”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董锐石说,他们利用VR技术进行安全生产实景模拟操作,通过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施工阶段中模板支撑失稳、高空作业不慎掉落等各类安全事故模拟,让从业人员亲身感受到违规操作带来的伤害,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陈煜锟说,施工现场用电量比较大,于是他们在设计工地线路时采用了临时用电管理系统,一旦发生短路、跳闸、漏电等,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或者短信方式精准发现事故地点,便于快速处理,保证施工进度。

  中国雄安集团安全质量部部长于俊红说,公司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上,通过手机软件就能看到每个集团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隐患情况、人员履职情况等,且区块链技术能够让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保证工程验收的真实性。

  中建二局容东二号地助理工程师陈煜锟在介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建筑工地都使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在建设两三层时模拟出封顶的样子,这种模拟建造,可提前发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管廊项目部安全总监宋德超说。

  记者在部分施工现场还发现一些焊接机器人,工作人员正远程操作着焊接机器人的机械臂,依照指令上下调节,左右移动。据悉,这个设备完成直径1米的管道焊接作业耗时30分钟,而人工作业则需要2小时左右,同时能够避免人工焊接易受现场环境和工作状态的影响,保证焊接质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