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雄安5岁了:一步一脚印 雄安向未来

李嫒嫒 金一丹 杨洁 董添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一张白纸着墨,千年宏图舒展。

  2022年4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了5岁生日。作为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从一张白纸着墨,一笔一划,稳扎稳打,逐渐绘制出“未来之城”的雏形:

  未来的雄安,首先是“使命雄安”,随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雄安的历史宏图正徐徐展开;

  未来的雄安,也是“美丽雄安”,以“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雄安正绘就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未来的雄安,还是“智慧雄安”,雄安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正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之城;

  未来的雄安,更是“巨变雄安”,一月小变样,一年大变样,5岁的雄安日新月异,百姓的生活也早已旧貌换新颜。

  一步一个脚印,5岁的雄安新区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使命雄安:承载力吸引力与日俱增

  本报记者 李嫒嫒

  “河北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稀缺,随着雄安持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教育、医疗等资源也会跟上,并通过辐射不仅仅造福雄安一地,而是整个河北的老百姓。”3月31日上午9点30分,搭乘C2705次列车(北京西站-雄安)返回老家雄安的陈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出了自己对雄安未来的畅想。

  正如陈明所言,雄安的定位之一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2021年以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首批标志性项目正加快推进,雄安的未来宏图正徐徐展开。

  “目前,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已完成项目供地,正有序启动建设程序;疏解高校、医院项目正抓紧推进;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开工建设;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等100余家。雄安新区承接疏解起势良好,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丁进军表示。

  以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教育和医疗为例,北京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正加速向雄安新区流动。目前,作为雄安新区启动区首批启动建设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项目的“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进展顺利。北海幼儿园正式建成移交,史家胡同小学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基本完工,雄安宣武医院一期主体结构封顶,为新区高水平公共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可谓“软硬兼施”:一方面,一批市政基础、公园绿化、商业办公等设施项目加快实施,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优良的疏解承接环境正逐步形成;另一方面,承接疏解配套政策体系也正在不断完善,住房、薪酬、社保、医保、人才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加快制定,雄安新区出台积分落户、居住证实施办法等,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增强雄安新区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吸引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将是雄安新区实现“显雏形、出形象”目标的关键之年,雄安将谋划推进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包括突出重点片区,全力推进启动区和起步区建设;突出高新高端产业集聚,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突出重点项目,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

  美丽雄安: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码头 新华社图文

  本报记者 金一丹

  “以前白洋淀周边垃圾成堆,水质浑浊发臭。”作为土生土长的安新县人,王朋朋见证了雄安新区设立前后白洋淀的巨大变化,“雄安新区成立后,环保力度明显加强。现在水质清澈见底,湖里能够开始养鱼了,这在以前都不敢想象。”

  白洋淀享有“华北之肾”的美誉,涵盖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是我国北方稀缺的自然湿地,更是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水体。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截至2021年底,白洋淀淀区面积恢复至360平方公里,水质从2017年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这是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Ⅲ类水。”

  白洋淀的巨变是“美丽雄安”建设的缩影。据悉,目前雄安新区正着力建设“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

  其中,“千年秀林”工程是“美丽雄安”建设的重要承载。2017年11月,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开大幕。到2022年3月,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5.4万亩、23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32%。按照规划,到2035年,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起步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让居民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

  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在雄安新区容城县拒马河南侧的银滩公园,几十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雄安建设者们挽起袖子,扛起铁锹,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一棵棵生机勃勃的树苗。“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为雄安多添一抹绿色。”中铁建设雄安分公司李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随着“千年秀林”工程的快速推进,雄安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21年,雄安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3,较2017年改善27.73%,PM2.5浓度较2017年改善36.92%;2021年优良天数240天,较2017年增加6天。

  “以往一到春天就起沙尘暴,风一起漫天黄沙,呼吸都困难。家里老人有哮喘,空气净化器开到最大也老是犯病。”赵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5年毕业后她就来到雄县医院成为一名护士,近年来空气环境的改善令她倍感高兴。

  “美丽雄安”的建设不但使雄安更加宜居,也使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今环境好了,鸟多了,我们的工作量也大了。”为了全力营造安全、良好的野生鸟类栖息环境,自然资源局对新增鸟类的种类、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加大爱鸟护鸟宣传力度,设立热心公益、护鸟卫士和爱鸟护鸟形象大使,广大群众保护鸟类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慧雄安:“数字之城”雏形初现

  本报记者 杨洁

  “雄安新区花了大力气来做智慧城市前期的整体顶层规划和专项设计,包括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集中进行头脑风暴,因为有些内容全球都没有太多借鉴,可以说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京东科技数字城市群智能城市操作系统负责人莫雄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对“智慧雄安”感触颇深。

  从“一张白纸”到“雄姿初显”,“智慧”始终贯穿着雄安新区的建设。而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正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理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曾参与编写雄安新区的部分建设规划,该研究所所长徐志发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迭代频率加快,如何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真正作为一座城市的底座来赋能城市运行,我们都是以领先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来进行考虑。” 

  这意味着,“一张白纸好画图”的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探索实践,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智能城市建设的范例和标杆。

  据了解,雄安新区智慧城市“中枢”包含“一中心四平台”。其中,“一中心”指的是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超算云),“四个平台”包括块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数字雄安CIM平台。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雄安悦容公园看到,由中国电信参与投资建设的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主体已经封顶,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后续施工。这里正是“智慧雄安”的重要支撑,也是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之脑”“之眼”“之芯”,其承载的边缘计算、超级计算、云计算设施将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AI、VR/AR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满足雄安智慧城市应用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需求。

  5G等新基建的投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为“智慧雄安”提供了良好网络基础。“2019年至2021年,中国移动在雄安新区先后完成5G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共建设开通5G基站1183个,支撑新区开展5G远程驾驶、5G车路协同、5G智慧工地、5G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智能化应用探索,累计投资超过4.5亿元。”中国移动河北公司雄安新区分公司杨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雄安新区智慧城市的各项规划正在逐步实践落地,科技与温度并存的“未来之城”加快显现雏形,并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种种“小确幸”。雄安新区管委会介绍,在雄安新区“智慧社保”系统框架下,新区专门开发了参保补贴和口粮补贴两个子系统,实现了参保补贴、口粮补贴工作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大幅缩短补贴资金的审核和发放时间。

  巨变雄安:宜居宜业魅力彰显

  本报记者 董添

  一排排崭新的楼宇、一座座智慧化的现代场馆、一片片日渐茁壮的防风林、一个个诗情画意的城市公园……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雄安新区见到的5年巨变。作为未来之城的雄安新区,2022年项目建设再涌春潮,安排建设项目超过200个,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

  万物竞发的春天,记者踏上了开往雄安的京雄城际铁路。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2020年12月27日,雄安高铁站投入运营,京雄城际铁路也全线开通运营,这让北京和雄安之间的距离缩短至一小时车程,并让雄安新区驶上了巨变的快车道。

  据悉,2021年,4条高速3条国道545公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打通,“四纵三横”交通大动脉串联四面八方,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内外两环城市内部快速路体系初步形成。

  在前往雄安的旅客中,有很多是刚刚接受新工程项目任务的90后建筑工人,在大型医院、商场、学校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中,都闪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雄安新区各类项目都有,我这次领到的任务是医院建设项目,计划2年时间完成。”90后小伙韩玉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飞速发展的雄安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他们既亲身见证了雄安的巨变,自己的生活也旧貌换新颜。

  “我老家就在雄安,有幸参与了雄安的建设。这几年,雄安新区逐渐城市化,周围村庄连成了城市圈,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前往雄安的城际铁路上,一位建筑工人对记者表示,现在的雄安,几乎是“一月小变样,一年大变样,过去5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雄安的巨变,不光是“便捷雄安”,还有“宜居雄安”。目前,容东片区百姓已经实现幸福回迁,首批安置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建成投运,首批和第二批安置房陆续入住中,第三批安置房分配工作已启动。同时,记者了解到,雄安新区的安置房建设从规划期就引入了数字智能技术和数字之城建设理念,注重发展绿色智能建筑。

  山东汇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雄安副总经理程亚昆对记者表示,“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建设与物理城市建设是共同推进的。随着雄安新区大量基建项目陆续交付,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和基础数据也在不断更新完善。未来,城市各个专业的BIM、CIM、物联网大数据有望集成到数字孪生平台中,引领智慧城市迈向数字孪生新阶段。” 

  雄安新区五周年大事记

  本报记者 杨洁

  ◆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 2017年6月21日

  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获批设立。

  ◆ 2017年11月13日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开工。

  ◆ 2017年12月7日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开工建设。

  ◆ 2018年2月28日

  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京雄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 2018年4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 2018年6月

  雄安新区全面打响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战。

  ◆ 2019年1月24日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

  ◆ 2019年2月1日

  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白洋淀引黄泵站启动。

  ◆ 2019年2月20日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公开招标。

  ◆ 2019年年底

  《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

  ◆ 2020年3月31日

  雄安区块链实验室正式揭牌。

  ◆ 2020年10月30日

  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正式开工建设。

  ◆ 2020年12月27日

  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亚洲最大火车站雄安高铁站投入运营。

  ◆ 2021年3月

  雄安新区发布《关于加快聚集支撑疏解创新创业新人才的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雄才计划”。

  ◆ 2021年4月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完成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计划于2023年12月底全线轨通。

  ◆ 2021年4月28日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揭牌,成为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

  ◆ 2021年5月29日

  雄安新区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四纵三横”雄安新区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形成。

  ◆ 2021年11月9日

  雄安容东片区G2组团安置房开始交付,雄安新区首批回迁居民实现“安居梦”。

  ◆ 2022年1月9日

  自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Ⅲ类水,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 2022年1月17日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称,2022年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