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矿石结构性紧缺与总量过剩之间的博弈

飚歌一德菁英汇

  11月8日开始,大连铁矿石期货突破500元/干吨后拉开了四连板的序幕,11月11日夜盘期货价格以656.5元/干吨一度封在涨停板,62%普氏指数也达到80美金/干吨,刷新了近2年来的新高, 而市场主要炒作的还是基于钢厂鉴于焦炭价格高而提高入炉品位,导致以MNP和卡粉为代表的中高品现货极为紧缺,PB粉现货价格也在一个星期之内暴涨近120元/湿吨,截止11月14日,青岛PB粉现货成交价格为620元/湿吨,折合盘面价格为680元/干吨,与低品位超特粉价差一度扩大到170元/湿吨。

  那么近期铁矿石上涨逻辑能否持续以及后期如何演变将成为黑色行情的关键。

  先梳理一下近期铁矿石上涨的基本逻辑:笔者认为双焦错配行情率先在中秋节后启动,稳住了黑色品种整体的下行,“十一”过后钢材社会库存止步十连跌,钢材掀起一波以双焦为爆发点的成本推动型上涨,焦炭以波澜壮阔的十六连阳彻底改变了黑色整体预期,叠加10月份卷板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同时市场开始炒作钢厂提高入炉品位以抵消焦炭上涨带来的成本哄抬,基于的逻辑是每提高1%入炉铁品位会降低2%焦比,提高铁水产量3%。

  但笔者认为在中低品价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提高入炉品位减少焦炭用量的方案边际效用在递减,经过与钢厂的配矿模型测算,上述焦炭与矿石比逻辑已达到拐点,因此近期多家钢厂也在考虑提高低品矿用量以降低成本。具体测算模型如下:

铁矿石结构性紧缺与总量过剩之间的博弈

  备注:超特和PB粉均为港口不含税干吨价格。

  从上表的配矿模型来看,当超特与PB粉价差大于120元/干吨,焦炭价格在1900-2100之间波动时,超特粉对应的铁水成本要低于PB粉近100元/干吨,每提高1%入炉铁品位会降低2%焦比,提高铁水产量3%,产生的成本缩减不足以覆盖品位价差。短期结论是炒作提高入炉品位减少焦炭用量的逻辑在中低品价差扩大到120元/干吨时已经不再适用。

  铁矿石从长期来看

  1.从铁矿石供需来看:首先我们应该确认目前的中高品铁矿石紧缺与矿石总量紧缺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从矿石的进口量情况看,2016年1-9月份累计同比增加6358万吨,预计全年增加8000万吨以上,其中国内矿减量预计不到3000万吨,矿石同比增长幅度4.2%左右,而2016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基本持平,矿石供需在积累矛盾。

  2017年钢铁行业将继续在供给侧的政策下深化,目前钢铁行业开工率基本见顶,粗钢产量同比大概率持平或略降,与此同时2017年世界较大矿山的增量分别为:淡水河谷S11D与其他淘汰产能置换后增量预计为2000-3000万吨,MINAS RIO 精粉300万吨,澳洲ROYHILL2000-3000万吨(实际情况可能会动态调整),BHPB和力拓分别1000万吨,中信泰富精粉400万吨,合计约8000万吨,大部分为中高品矿。这将对后期的中高品紧缺带来很大改善,但这些增量的发货周期需要跟踪再平衡。

  因此从远期来看,铁矿石供大于求的矛盾还在演绎,持续三年的反向市场仍将继续。

  2.从铁矿石成本利润来看: 从主要矿山的成本结构上看,折算到62%的CFR到岸价格,主要矿山成本如下:

铁矿石结构性紧缺与总量过剩之间的博弈

  四大矿山的到岸成本基本能控制在30美金左右,因此以目前的普氏指数来测算,四大矿山都存在极大的利润空间,而非主流矿山的成本从40-60美元不等,以48美元为中间值, 其中非主流主要有印度矿、伊朗矿、马来矿、乌克兰、非洲矿(塞拉利昂、毛里塔利亚、库伯)、南美国家(智利、委内瑞拉)等,另外国内矿在普氏指数达到60美金/干吨以上时也存在极大的复产可能性。

  3.从黑色产业链情况来看:

  2016年黑色整体上较2015年有很大的改善,目前黑色整体产业链均有利润,品种间价格出现相互支持的局面。随着供给侧政策的继续深化,笔者认为2017年中国钢厂整体运营情况将持续改善,以打亏损出清产能的方式不再适用,因此铁矿石在钢厂有利润的情况很难形成崩塌式下跌,但钢材消费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期货合约存在一定的换月行情,因此后期我们应该着重关注在期货合约换月时,钢材季节性与矿石供需矛盾的共振。

  铁矿石自身的特点

  1.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交割品质高,进入交割月基差收敛性强,容易出现多逼空。

  2.铁矿石中低高品种多,总量宽松下高品紧缺情况仍会出现,结构性紧张问题值得重视。

  3.铁矿石市场金融化程度高,价格受普氏、掉期和场外期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暴涨暴跌。

  4.目前中国钢厂所需矿石80%来自海外,四大矿山具备绝对的垄断供应,另外经过近两年多的单边下跌,市场上很多铁矿石贸易商已淘汰出局,个别铁矿石贸易商在港口现货上有绝对的统治力。

  总体上看,供需结构和成本利润空间是悬在铁矿石上空的一把利剑,但在黑色产业链整体运营情况改善的环境下,特别是在钢厂持续有利润的基础上,铁矿石利用自身的交割属性、库存结构、供给弹性,借助钢材消费季节性等因素容易出现短期的错配行情,我们将继续关注这种错配在2017年的演绎变化。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