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护航企业稳价锁利 粳米期货市场功能稳步提升

王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举行的“2023年粳米产业(衍生品)大会”上,与会者表示,在价格大幅波动的国际粮食市场中,粳米期货已发挥出价格“压舱石”和“风向标”作用,为我国米业企业规避风险、提高效益以及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粳米期货市场功能作用正稳步体现。近三年期货、现货价格相关性分别为0.95、0.87和0.93,2021年和2022年套期保值效率分别达到87%和99%,参与粳米期货交易交割的产业企业数量明显增长。业内人士建议,产业链企业要充分运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做好经营管理,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需求迫切

  我国是世界稻米产业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庞大产能和消费全部在国内完成。稻谷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占口粮消费的60%以上。其中粳米作为我国大米三大品种之一,近年来产量和消费量均超过4千万吨,约占总量的三成。“粳米的生产稳定和产业发展在保障我国口粮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衡虹表示。

  相较于玉米、小麦两个主粮,粳米产业整体品种结构与种植结构变动速度较快,行业竞争激烈,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益海嘉里大米事业部水稻采购总监助理韩辉介绍,从2016年至今,主产区米厂的数量和产能在逐年降低,具体来看主要是300吨以下产能的小型米厂数量与产能在下降,而300吨以上尤其是600吨至1000吨米厂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这表明行业整合加速,集中度不断上升,规模性米厂逐渐占据市场主导权。

  不过,受下游需求不振影响,2023年以来行业开工率在20%左右,整体供大于求,产能过剩。面对挑战,不少粳米加工企业积极主动利用粳米期货及衍生品工具。

  “运用好粳米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可以有效对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强企业防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粳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安粮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小海表示。

  持续推动市场建设

  据介绍,2019年上市的粳米期货,为服务稻米产业稳健发展再添金融工具,并与豆一期货、玉米期货一道,覆盖东北地区三大主粮作物,大连商品交易所也由之初步构建起较为丰富的从粮食原料、压榨、饲料到养殖的农产品品种体系,为更加全面服务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据该所商品一部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粳米期货自上市之初日均持仓仅1万手左右,目前已经发展到日均持仓4万手。从客户结构来看,无论是持仓量还是交易量,产业客户占比都超过50%以上。

  “粳米期货标的设计贴近现货,交割流程也是参照现货习惯,自上市以来期货价格紧贴现货价格,价格发现合理有效,期现相关性总体可以达到0.9,呈上升态势,套保效率更是稳步提升,目前已超过90%,带动来自全国数百家产业企业参与套保。”该负责人称。

  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伟军在会上介绍,粳米期货上市后,大商所紧紧围绕服务粳米产业链格局优化和企业做优做强,从三个方面持续推动市场建设、提升品种功能效能。

  一是按照“一品一策”原则做好品种维护,提升市场效率和规模。今年1-8月,粳米期货日均成交1.65万手,同比增长38.36%;日均持仓4.67万手,同比增长55.51%,市场风险承载转移能力持续增强。

  二是持续强化对包括粳米在内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监测,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粳米期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保障其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是充分依托产融培育基地“2+1”牵手工程、重点龙头企业“一对一”培育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加强对粳米产业客户的拓展服务力度。

  王伟军表示,下一步,大商所一是将持续优化品种规则制度和交割布局,促进市场机制完善,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二是升级产业服务、提升服务能力,用好产业培育品牌工程,以“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和“产融培育基地”为抓手,并广泛动员全市场力量,探索培育产业客户新路径。三是在提升场内市场质量的同时加强场外市场建设和培育,推动期现融合发展。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品种体系,丰富避险工具体系,与现有品种形成配套和合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