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安产险的“小目标”:致力于成为真正 由数据驱动的保险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为主导的新一轮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保险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基于对数字化浪潮的前瞻判断,平安产险确立了“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产险公司”新愿景,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打造“科技产险、数据产险、生态产险”。

  11月11日,“2020年第十五届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产险”)凭借在金融科技探索、产品模式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获评极具含金量的“2020年度亚洲最佳财险公司”,并蝉联“年度亚洲卓越财险公司”。这正是平安产险全面数据化转型的一个注脚。

  启动全面数据化转型

  近年来,平安产险在集团“金融+生态”战略指引下,大力引入海内外科技人才,重塑敏捷型组织和科技型企业文化,逐步构建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在内的数据化能力,并加大各项业务数据化建设,推动战略实施落地。

  基于“数据驱动”维度回溯,平安产险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0系统化时代,做信息化;2.0集中化时代,推动数据后台与服务器集中;3.0数据化时代,搭建内部新一代系统,逐步移动化和数据化;4.0智能化时代,构建智慧大脑,按照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要求实现先知、先觉、先行,也就是提前看到问题、提前发现问题根源、提前行动,依托“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打造速度优势、组织优势、生态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

  平安产险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启动全面数据化转型,打造“数据+平台”智慧经营模式,敏捷洞察客户需求变化,为客户提供极致服务体验,在车险综合费改背景下实现差异化服务,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具体而言,在线上平台方面,通过打通前中后台系统,平安产险搭建起智慧服务与管理平台,实现智能营销-智能定价-智能作业-智能风控-智能理赔-智能经营,对外提升客户体验,对内提升运作效率,成为一家真正由数据驱动的保险公司。

  在线上服务方面,通过不断推进科技与场景融合,依托“平安好车主”APP聚合广泛优质的车生态服务资源,与全国2.5万余个保养网点、7.3万余间修理厂、3万余家4S汽车经销商和总计17万余个网点深度连接,逐渐建立起一个车服务生态圈,为用户提供多场景、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目前,“平安好车主”APP已上线了车损测算、年检代办、停车缴费、查询违章、道路救援、直呼代驾等80余种热门车服务,不断打破保险服务边界,打造极致服务体验。其中,平台升级推出的“一键理赔”功能,进一步简化查勘、定损、赔付等车险理赔流程,让车主零接触、零等待、更省心,高效解决车险理赔难题。目前,该项功能使用率达87.93%。

  截至2020年9月末,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工具类APP,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已突破1.17亿,较年初增长26.5%,累计绑定车辆突破7600万,9月单月活跃用户突破2900万。

  呈现健康优质发展良好态势

  市场、客户、对手和技术都在变。到2025年,中国财产险市场规模预计翻番,个人非车险和团险将是新的增长来源。过去财产险的市场机会以个人车险为主,但未来5年,整个车险市场将面临拐点,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个人车险放缓,但另一个细分市场个人非车险将会呈蓬勃发展态势,以健康险、意外险为主的个非车险业务商机庞大。与此同时,团体车险、责任险以及数据化推动的新基建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将是每一个财产险公司团体业务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数字生活、去中介化、粉丝经济等时代新特征的出现,使得消费者更频繁地触网。根据公开数据分析,全国有10亿网民,微信每日在线时长85分钟、抖音60分钟、B站78分钟、直播30分钟。每人每天与网站、互联网企业互动的在线时长平均为7.2个小时。与数字化经济相比,传统的财产险经营模式存在与消费者的触达方式少、接触频率低等弊端。以车险为例,投保环节的触达是1年1次,出险理赔的触达是4年1次。整理来看,车险客户与财产险公司的互动时长每年大概仅有120分钟。这意味着财产险公司必须改变跟客户的互动方式,提升客户体验,让产品和服务融入客户的生活场景。

  面对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复杂变化,平安产险坚持“保险姓保”的经营理念,始终追求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三季度,平安产险原保费收入达2194.9亿元,同比增长11.5%,综合成本率99.1%,实现营运利润110.6亿元,在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业务品质和价值,呈现出健康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