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年启动 下沉优质服务到县医院

21世纪经济报道

  距离2015年启动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已有三年时间。2月7日,国家卫计委就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情况举行发布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患者在大医院看病存在着“三长一短”问题,即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但看病时间短,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看病就医感受不够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表示,三年来,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预约诊疗,患者到越来越多的医院就医时,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挂号、就诊、缴费、结果查询等。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前已经印发。焦雅辉在发布会上介绍,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医联体为单位,要求县医院要做好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并且将服务、管理更好的下沉。

  智慧医疗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2015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之后,据国家卫计委介绍,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多途径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检验检查等,采用一站式结算、出入院床边结算、手机移动支付等多种缴费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时间,医疗服务更加智慧。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高小俊称,2017年北京市属的22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率达86.2%,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有医院或医院部分科室的门诊预约时间已精确到30分钟甚至15分钟。

  此外,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医疗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如日间医疗服务的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一半以上的三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手术量占择期手术比例提高至12.8%,1340家医疗机构设日间病房。86%的医院实现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日间化疗为例,“日间”即为当天住院,当天出院,有些肿瘤患者,确定化疗方案后,需按时到医院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治疗后就可离开,下次按时再来,无需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间病房是当今国际先进、主流的临床肿瘤治疗模式及开展临床试验的平台。满足了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和节约医疗成本的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分流住院患者,使病房床位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使用,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医院检验结果互认也是患者关注的问题。焦雅辉在会上强调,鼓励经过质控合格的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的互认,但由于医疗机构之间的设备、专业人员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要一步一步来,前提之一是要质控合格,其次也要在一定的期限,过了时间病情会发生变化,检查或者检验的结果就不可靠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