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打破错位竞争“紧箍咒”:上汽通用五菱转型第二波

21世纪经济报道

  宝骏530的上市,不仅使宝骏进入到炙手可热的紧凑型SUV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为宝骏品牌下一步的升级创造了条件。

  3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在广州发布了紧凑型SUV宝骏530。“宝骏530上市将垂直替代宝骏560。”上汽通用五菱(SGMW)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韩德鸿表示。

  与宝骏560同平台,售价也相当,但却命名宝骏530。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宝骏品牌高端化的标志,未来宝骏品牌还将有更高端的产品推出。

  在两个股东方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差异化竞争策略下,微车起步的SGMW虽然在“商转乘”战略驱动和消费升级下,已经转型多年,但仍然处于中低端市场,虽然新上市的宝骏530在配置上大幅提升,但是定价仍在7.58万元到11.58万元之间,而在消费升级驱动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宝骏客户未来的升级驱动。有消息称,宝骏品牌已经在筹谋宝骏530之后更加高端的市场,以迎合消费升级的需求。

  升级战仍在继续

  宝骏530的发布会,现场来宾超过800人,其中一半是SGMW的用户。

  “我们专门成立了用户公关部。”韩德鸿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上的菱菱邦APP告诉记者,菱菱邦的粉丝数已经超过400万个。用户公关部最主要的任务是维系厂家与用户的关系,倾听来自用户终端的需求,了解客户需求,并增强与用户之间的黏性。

  “我们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一步步打造产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推出。”韩德鸿说。

  作为以微车取胜的企业,SGMW产品的玩法是贴近用户需求,但自主品牌的整体升级,也相应提升了用户需求。

  SGMW的乘用车战略从宝骏630起步,抓住了“商转乘”消费者的需求,之后,无论是针对宝骏310第一次购车的年轻消费群体,还是针对紧凑型SUV市场的宝骏560和针对小型SUV市场的宝骏510,基本都踏准了每一次基盘消费升级的脚步。

  不过,现在宝骏已经面临新的问题。在紧凑型SUV之上,宝骏已经没有产品,而反观其他竞争对手,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在进行升级,并且,越是转型快、产品升级换代快的车企,销量增速也越快。比如,上汽荣威、吉利等,都是升级成功的例子。荣威rx5售出的70%的车型,都超过14.88万元。吉利定位于9.48万-15.38万元的博越,市场表现也较好。

  如果SGMW不抓紧升级脚步,现有产品体系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宝骏530替代宝骏560,解决了紧凑型SUV产品和配置升级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紧凑型SUV之后的问题。

  寻找新的驱动力

  当然,如果从两个股东本身的定位和本身具备的资源而言,SGMW也可以不去考虑紧凑型SUV之后的问题,专心做好现有的市场,不断更迭换代产品,将更加高端的市场留给两位股东,比如,上汽的荣威、名爵和大通,以及通用系列的产品,都可以是宝骏品牌未来升级的承接者。

  但问题是,如果宝骏不积极应对升级问题,把市场交给股东方,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两大股东的竞品也很多,宝骏放弃升级用户,其基盘消费者就能升级成为两大股东方的消费者并不成立;第二,如果不积极转型升级,留给SGMW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低端市场在不断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8年1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7年累计销量超100万辆,同比猛增24%。自宝骏品牌发布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300万辆大关。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推出了宝骏510、310W等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车型。其首款小型SUV——宝骏510自上市以来,仅9个月的时间累计销量便超过26万辆,至今已突破30万辆,成为宝骏旗下最热销的车型。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五菱品牌出现了大幅下降,2017全年销量为851156辆,同比下降23%。而其中即便连销量最好的五菱宏光,也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高达25%。

  五菱宏光仍然是细分市场的“老大”,问题是,五菱宏光所在的整体市场发生了萎缩。五菱品牌的销量下降已经持续了几年,而近年来,由于宝骏增长迅猛,掩盖了五菱品牌的下降,使得五菱仍然保持乘用车第一的位置,不过,一旦宝骏品牌也失去增长的动力,那么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上汽通用五菱转型升级并不缺乏技术。为了配合乘用车战略,SGMW从2014年中开始,在柳东宝骏基地开建新研发中心以及整车试验场。目前,SGMW已经完全具备了产品开发能力。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车上也已经在布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