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报告称京津冀PM2.5明显改善 建议“2+26”通道城市扩围3城

危昱萍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统计科学中心讲席教授陈松蹊的团队,近日发布了第五份空气质量评估报告《“2+31”城市2013-2017年区域污染状况评估》。

  课题组收集了北方33个城市172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过去五年的1.2亿条数据,剔除气象因素后,据此分析这些地区的治霾成效。这33个城市包括“2+26”传输通道城市,以及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山东省泰安、莱芜。

  报告发现,从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京津冀地区PM2.5和PM10污染有了明显改善,均达到“国十条”标准。山东与河南的降幅虽不敌京津冀,但也完成了“国十条”目标。而山西省过去四年的PM2.5改善甚微,尤其近两年PM2.5浓度还在持续增加。报告认为,这反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不平衡,山西省要加大颗粒物治理力度。

  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数据分析发现,机动车排放控制应是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并建议像管控PM2.5一样,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主要污染区域设定臭氧改善的具体数值目标,以免出现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双重污染的局面。

  报告还建议,将京津冀、山东、河南和山西的煤耗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监测指标;在“2+26”城市基础上加上泰安、莱芜和晋中,以保障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没有“空隙”。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大气部环境模拟与评估研究室主任薛文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个老百姓都是有切身感受的。但当前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远超过环境容量,减排任务依然很艰巨。”

  区域二氧化硫排放显著下降

  梳理报告可以发现,六种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成效可谓喜忧参半。

  这份报告计算了五个主要风向下的污染物气象调整浓度,因此可以了解各城市的污染输入和输出方向。以PM2.5为例,在各个季节静风下浓度(静风下不易扩散)都显著高于其它风向,而不同城市有利减轻污染的风向不同。

  比如,对于河北北部城市来说,西北风普遍最有利于PM2.5的扩散,东南风普遍较为不利;对于东部沿海城市来说,东北风普遍较好。

  33城PM2.5浓度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区域特征。太行山东侧从保定向南到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为PM2.5高浓度区域,尤其在污染最严重的秋冬两季。这一高浓度区域的PM2.5水平在过去四年呈下降趋势,其中河北省的下降主要发生在2015和2017年,而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发生在2016年和2017年。山西省四个城市过去四年的PM2.5改善甚微。

  尽管过去四年PM10有显著下降,但2017年33个城市中有29个城市的PM10年均浓度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几乎所有城市PM2.5在PM10中的比例有下降趋势。

  根据“国十条”给北京市设定的2017年目标(60微克/立方米),以及考虑到近几年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报告认为以75微克/立方米作为二十四小时“优良空气”的上界已过于宽松,应对该标准进行调整。

  因此,报告建议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时期”第二级指标所给定的50微克/立方米作为“良”的上限。这将为下一步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新的目标和动能。

  区域性二氧化硫的显著下降被该报告视为过去五年大气污染治理的最大亮点,也是区域范围PM2.5和PM10显著下降的主要推手。

  不过山西是例外,2017年二氧化硫下降幅度超1/3,但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3微克/立方米和10.4微克/立方米。

  33城一氧化碳下降幅度远小于二氧化硫下降幅度,陈松蹊认为这是由于一氧化碳不止来自煤炭消费,也来自于机动车排放,而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对机动车排放控制一直慢于煤炭。

  报告还发现,近四年二氧化氮排放改善不大,石家庄、开封、郑州等9个城市不降反升,该污染物尚未基本得到控制。陈松蹊分析,尽管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燃烧,但由于172个国控站多在城市中心区,所度量的二氧化氮应该主要源于机动车排放,这表明机动车排放控制应是下一步大气治理重点。

  此外,33个城市过去四年低空8小时臭氧浓度均呈上升趋势,臭氧污染加重的问题日益突出,多数城市四年累计增幅大于25%。报告建议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主要污染区域设定臭氧改善的具体数值目标,以便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遏制增长趋势、有效降低臭氧浓度。

  薛文博解释:“臭氧问题逐渐比较突出,但客观来看,当前治理的重点仍应该放在PM2.5上。与国际标准对比,我国PM2.5标准偏松,臭氧标准较pm2.5偏严,从数据上显得臭氧问题很严重。建议当前在治理PM2.5的同时,应科学分析臭氧生成的敏感型,优化减排策略,尽可能减小臭氧阶段性上升的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