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拍卖行半年报: 佳士得达成史上最佳业绩 苏富比亚洲市场表现突出

许望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2018上半年拍卖成绩出炉,从成交额来看,艺术市场回暖明显。但高价拍品情况难预估,易造成大起大落的负面影响。

  8月6日,苏富比拍卖行发布2018年中财报,结合其7月27日发布的2018上半年亚洲拍卖成绩,可以看出亚洲藏家对苏富比影响很大。佳士得拍卖行7月24日发布的半年报同样显示,亚洲藏家在其全球拍卖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上半年,由于洛克菲勒家族世纪拍卖的助阵,佳士得成交额达40亿美元,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半年业绩;苏富比则因为顶级拍品保证金过高、香港拍卖日期变动等因素,虽然拍卖成交额有所上涨,但收益却下降,尤其第二季度降幅较大。

  亚洲藏家更趋国际化、年轻化

  在全球艺术市场上,亚洲藏家越来越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来自亚洲的买家不仅助阵香港地区拍卖业绩上涨,也在全球范围内购买更多藏品。苏富比2018上半年亚洲拍卖成绩显示,其全球拍卖成交总额中,28%来自亚洲藏家;而苏富比全球成交价最高的20件拍品当中,8件由亚洲藏家投得。佳士得半年报则显示,2018年上半年,亚洲地区的客户贡献了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的24%。2018年1至6月,来自亚洲客户的成交额高达9.6亿美元。

  同时亚洲藏家的收藏偏好也从以亚洲艺术品为主,转向东西方并举,购藏品位日趋国际化。苏富比全球拍场购藏西方艺术品的亚洲藏家人数增长28%,四月香港现当代艺术两场晚拍,西方艺术拍品100%成交;五月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共四分之一拍品由亚洲私人藏家竞得;六月伦敦当代艺术拍卖上,亚洲藏家的成交总额为去年同期近三倍,来自亚洲的竞投人士及买家不仅数目增长,其收藏品位也不断拓宽,多位拍场“新面孔”备受追捧,包括Sam Gilliam,Henry Taylor及Eric Fischl等。佳士得方面也指出,来自亚洲藏家的成交额中,60%都源自亚洲艺术以外的拍卖类别。

  中国香港是亚洲拍卖的主战场。佳士得2018香港春季拍卖成交总额达31.1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本季拍卖见证了佳士得在香港举行拍卖以来首个“十亿之夜”的诞生——“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融艺”晚间拍卖成交总额逾10.4亿港元,成为佳士得香港历来成交总额最高的夜拍。香港春拍期间,佳士得共有三件艺术精品以过亿港元成交,分别是赵无极1959年的巨作《14.12.59》(成交价逾1.7亿港元)、Moussaieff设计的8.01克拉梨形鲜彩蓝色IF钻石项链(成交价近1.6亿港元)以及清乾隆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成交价过1.3亿港元)。

  苏富比2018上半年亚洲拍卖成交额达38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成功拍出两件逾2亿港元拍品及一件逾1亿港元拍品,分别是同样以2.39亿港元成交的《宣德御制大般若经》和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以及1.47亿成交的钱维城《台山瑞景》。

  值得关注的是,苏富比亚洲客户群体不断扩展,新客户占亚洲苏富比拍卖整体买家人数28%。同时,年轻藏家日益活跃,亚洲区拍卖中,年轻买家(40岁以下)占整体23%。6月份香港苏富比根据如今年轻藏家收藏品位而策划的“当代艺术专场:TURN IT UP”上,年轻买家比率更高达40%。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