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工业互联背后的保卫战:“端”侧的攻防博弈

骆轶琪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传统的防御理念是修城墙、建护城河,核心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但现在这种方式已经不可能抵御攻击。

  在B端市场关注度被加速提升以及工业互联网推进过程中,安全问题愈发成为头号治理要素。

  相比C端,由系统安全漏洞带来的对B端的影响,将是成本大幅提升。这从今年台积电工厂遭遇“Wanna Cry”勒索病毒变种而大规模停产约三日,公司将三季度营收下调约1.7亿美元便可见得。

  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分析与工作综述也指出,目前,云计算平台安全性待加强,网络安全漏洞仍是主要威胁。

  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360企业安全合伙人、产品管理副总裁左英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从物理世界发展到数字世界,根本而言企业端的安全技术架构已发生巨大变化。

  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边缘端主机运算能力和自身防御力并不强,就更考验安全型企业在端侧的防护和响应匹配度,并与软件端做好协同配合。

  安全体系演变

  安全体系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发展程度而演进。早期企业级安全诉求并不甚强烈,更多或许是为保障合规性。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业务场景开始变革,这引发安全产业的同步变革。

  企业端同时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对安全性提出更高诉求。越是数据依赖度高的公司,越是如此。这也引发安全行业开始推动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防御诉求的变化也导致安全防护行业的技术乃至产业演进。

  不过在左英男看来,更为根本的还是企业信息化的IT架构在发生变化。“把智慧城市、金融科技这些业务场景抽离后,回归技术本质来看。原来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是物理网络搭建的基础设施;现在变成了虚拟化的云计算技术,也即企业的业务一部分被放在数据中心、一部分被放在公有云上。这导致应用开发模式变了。”

  具体而言,原有思路是基于自有数据库平台自行开发系统,现在则是基于DaaS(数据即服务)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模式开发新业务。“底层技术架构发生了变化,必须引发创新。”

  之所以提到主动防御,起因在于被网络病毒入侵的未知性。据第三方机构调查,一般从黑客攻击并渗透入企业网络后,找到核心数据需要花费平均37天。越是大型的网络系统,耗时将越长。左英男指出,主动防御的核心理念,是持续监测、快速响应,即在发觉被入侵并正式发出实质性伤害的周期内,找到并解决病毒。

  “传统的防御理念是修城墙、建护城河,核心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但这已经不可能。大家都要接受一个理念,之前单纯防守已经不够了。”他指出。

  作为伴生型行业的安全产业,应用到任何B端场景,主要仍依靠与设备厂商、控制系统厂商建立生态合作。

  左英男有一个感慨,在参加美国安全展时发现,来自中国的安全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安全防御理念已经深化,且可以站在世界舞台与同行“较量一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