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京津合作示范区再推产业用地 产城融合迈入新征程

董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董添)12月30日,天津土地交易中心官网显示,京津合作示范区第二宗产业用地正式挂牌。该宗产业用地编号为津滨高(挂)G2019-8号,出让土地面积69726.7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准入产业类别为其他智能消费设备制造,挂牌起始价为人民币3150万元,投资强度不低于5175万元/公顷。该宗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期为50年,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1年内开工,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4年内竣工。

  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合作示范区第二宗产业用地正式挂牌,标志着京津合作示范区进入加速产城融合建设阶段,产城融合迈入新征程。不仅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市场活力,同时也预示着这片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示范区,正在加速实现产业的落地。不仅有利于推动京津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使产业具有抗风险能力,更能助力京津冀城市群具备世界竞争力。

  京津合作示范区位于天津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毗邻天津滨海新区,占地3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70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15年,建成后规划常住人口31万、就业人口18万。未来将被建设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京津深化全方位合作重要平台和区域改革创新发展的试验基地,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城市。

  京津合作示范区将围绕三大非首都功能承接定位,即京津产业发展协作区、首都学研转移区、京津医疗健康合作区,一揽子优惠政策的出台,也让京津合作示范区释放出强大的产业凝聚向心力。对于未来入驻企业,示范区能在土地及税收上给予较大优惠,如京津合作示范区享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政策,以及天津市、天津滨海新区、天津高新区等多重产业政策的叠加优势,可覆盖各类产业政策111项、产业投资基金7项。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第二阶段(2018-2020)目标,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将是本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产业落地方面,京津合作示范区不仅邀请北控集团、京能集团、首钢集团、同仁堂集团等百余家国有企业洽谈,也实现阿里云、京东方、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14家企业签约。

  此外,示范区将自主安排70-80亿元资金,推出更为优惠和灵活的扶植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落地成本,帮助入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