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方正证券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

  4  月  19  日,台积电发布  2019  年一季报,一季度收入  71  亿美金,同比下降  16%,净利润  19.8  亿美金,同比下降  31%。发布二季度业绩指引,二季度收入预计为  75.5-76.5  亿美金,毛利率43-45%,运营利润率  31-33%。

  点评:

  (1)展望二季度,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环比略有改善。据台积电指引,19Q2  预计收入为  75.5-76.5  亿美金,区间中值环比增长7.1%,同比下降  3.2%。一季度业绩滑坡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高端手机客户的季节性波动;二是半导体产业链库存修正;三是光刻胶污染事件的负面冲击。我们认为上述三个因素在二季度均有边际改善的趋势,预期收入同比降幅明显缩窄。

  (2)展望  19  年全年,5G  部署加快叠加  AI  价值量上升助推行业回暖。由于半导体产业库存修正及中美贸易争端影响,半导体行业在  2019  年上半年表现出需求疲软的态势。从近期的产业链调研我们了解到这些负面因素正在逐渐淡化,同时  5G  及  AI等新兴应用需求强劲,将在量价两方面推动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AI  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安防、家电、消费电子等应用对高性能计算功能的需求,硅含量显著提升。在量的逻辑方面,19-20  年是  5G  半导体产量爬坡曲线最陡峭的两年。在部署首年,5G  部署速度相比  4G  更快。在  5G  部署元年,已有  20家运营商宣布了  5G  网络部署计划,同时有超过  20  款  5G  终端在今年发布。而在  4G  部署元年,仅有  4  家运营商部署网络,3  家终端厂商发布  4G  产品。

  (3)一季度库存突破历史高点,预计下半年回落到正常水位。

  一季度台积电库存周转天数环比上升  6  天,主要是硅片原材料的去化有所下降的原因。我们预计台积电下半年收入将实现  5%左右的增长,核心原因在于  AI  及  5G  推动芯片价值量上升;以及  7  纳米制程节点市占率的上升两方面的因素。随着下半年需求回暖,公司库存状况将回归到正常水平。

  (4)台积电手机芯片一季度收入环比下降  33%,前瞻指引手机行业备货情况略有下降。从  19Q1  开始,台积电转变披露口径,开始以手机应用、HPC  应用等产品平台为收入结构披露口径,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前瞻的观察手机产业链景气度的指标。由于手机终端的生产需要一段时间,我们认为手机芯片的销售数据能提前  2-3  个月反映手机终端产品的备货情况。台积电  19Q1  手机芯片收入为  33.4  亿美金,环比下降  33%。历年来,一季度均为手机芯片出货的淡季,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同比口径来看我们推断手机芯片的降幅在高个位数。台积电手机应用芯片收入主要分布在通信类芯片、工业类芯片、消费类电子芯片三大应用板块,通信类业务板块贡献了绝大部分手机芯片收入。在  19Q1,台积电通信类芯片收入为  44  亿美金,同比下降  5.4%;消费类芯片收入为  3.6  亿美金,同比下降  40%;工业类芯片收入为  16.3  亿美金,同比下降  16%。综合三大类应用的增速情况,我们推测一季度手机芯片同比口径降幅在高个位数。

  (5)5  纳米芯片研发进展顺利,进入风险试产阶段。台积电  5纳米首颗芯片已经开始流片,预计在  2020  年上半年进入产量爬坡阶段。5  纳米制程在  PPAC  性能上大幅度改善,预计将成为一个长制程节点。据台积电官方预测,5  纳米收入规模将超过现有7  纳米制程。在计算速度性能方面  5  纳米相比  7  纳米提升  15%;在晶体管密度方面,5  纳米的晶体管密度是  7  纳米的  1.8  倍。EUV的引入实质上加大了技术进步的节奏,台积电在  7  纳米工艺制程节点持续进行技术升级,目前已迭代衍射出三个工艺平台,即N7、N7+、N6。这三个平台的性能指标逐个提升,为后进入者设置了台阶式的技术门槛。我们认为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趋势下,台阶式的技术门槛放慢了后进入者规模上量的速度,行业领头羊的技术溢价会愈来愈强,7  纳米及以下制程台积电市占率扩张的趋势明显,短期内一家独大格局难以改变。

  投资建议:相比  18Q4  季报会议的指引,19Q1  台积电对  19  年全年的行业景气度预期变得更加乐观。台积电管理层的乐观情绪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前期观点“19  年前低后高,逐季回暖”的景气度判断。半导体是硬科技创新领域的皇冠,是科创板战略性支持的子行业,优质半导体公司的价值将迎来重估。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闻泰科技、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兆易创新、汇顶科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