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券商加码风控应对债券违约

林婷婷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期几起信用债违约事件曝出,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债市风险或持续释放。在此背景下,券商作为中介机构,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做好持续督导、完善事后处置机制成为趋势。

  券商须加强风险识别能力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4家发行人出现债券违约,涉及金额达41.09亿元。面对这些违约事件,各债权人高度关注兑付事宜,一些券商开始拿起法律武器起诉发行人。目前,已有中山证券、中信证券、国开证券相继起诉债券发行人。东海证券作为受托管理人未能尽责,被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中山证券因“16亿阳03”“16亿阳01”分别提起诉讼,另有国开证券因春和集团短融违约在当月提起诉讼。此外,中信集团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4丹东港MTN001”)持有人(即债权人)会议显示,债权人全票通过授权中信证券聘请律师进行诉讼等多项议案。

  2018年丹东港再度违约后,受托管理机构东海证券收到地方证监局警示函。其中提到东海证券作为丹东港5.6亿元公司债券的受托管理机构,在债券存续期内没有持续有效督促发行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没有持续有效关注发行人的资信状况,没有对相关情况进行持续有效跟踪和监督,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违反了相关规定。

  联合信用副总裁兼评级总监艾仁智表示,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稳步提升,推动直接融资增长,优化了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同时,债券市场正从信用膨胀转向信用紧缩,债券违约趋于多发。

  东北证券固定收益大金融首席研究员李勇称,监管对中介机构加码在意料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三大任务之首,未来一段时间严监管是大势所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