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银河证券拟公开发行110亿元可转债 投资交易、资本中介业务将获重点倾斜

张利静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利静)头部券商扩充资本实力不停。8月30日晚间,银河证券(601881)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40亿元,同比增长35.0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2.55亿元,同比增长19.77%。 

  在半年报业绩释放利好的同时,银河证券还在当晚公布了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预案。按照计划,公司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1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增加投行业务的资金投入及补充公司其他营运资金。

  投资交易业务做厚公司业绩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证券业“马太效应”的发展背景下,加大融资力度快速提升资本实力与竞争力已成为证券行业共识。

  从银河证券发布的可转债预案来看,公司拟将募集资金中的不超过50亿元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不超过40亿元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10亿元拟用于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余下不超过10亿元则拟用于补充其他营运资金。 

  实际上,投资交易业务与资本中介业务正成为近一段时间来,券商各类募集资金投向的重点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18家券商发布再融资计划,包括定增及配股等形式。其中,如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粤开证券、国海证券、国联证券、财通证券等券商均表示拟将再融资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投资交易业务与资本中介业务。中信证券在配股计划中,也将绝大多数募集资金用于投向资本中介业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市场机构化程度提升,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收入在券商盈利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满足机构投资者迅猛增长的交易与风险对冲需求为目标的投资交易业务,逐渐成为券商服务机构客户差异化能力中的关键一环,业务空间广阔。

  对此,银河证券也表示,投资交易业务近年来已成为券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券商投资正在向去方向化、增加多元交易转变,整体投资策略更趋成熟稳定,市场竞争力日趋增强。公司适时抓住市场机遇,投资与交易业务持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调整债券投资规模和结构,严控信用风险,做实底层资产,并及时兑现收益。

  由此,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银河证券拟投入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扩大投资交易业务规模。

  实际上,从2021年半年报数据来看,当期银河证券投资交易业务已出现了长足的增长。截至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079.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6%,主要为债券投资规模增加。

  据透露,未来,在传统债券投资方面,银河证券将以控制风险为主,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精耕细作稳定收益。同时,公司将适度参与中资美元债等新债券品类的投资,拓展以贵金属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交易业务,逐步优化投资收入结构。在权益投资衍生品投资方面,公司将适度增加投资规模,聚焦核心资产的同时增加以套利、对冲为特点的中低风险策略投资。另外,公司还将积极把握新三板配套政策带来的业务机遇,促进相关业务稳健发展。

  补充中长期资金支持资本中介业务扩容

  在此次银河证券的可转债发行预案中,资本中介业务同样受到了重点“照顾”。公司拟将募集资金中不超过40亿元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包括扩大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业务以及跨境业务等业务规模。 

  据了解,上半年,银河证券信用业务主要以两融业务为抓手,大力发展,着力打造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财富管理转型。整合公司资源,着力开辟券源筹集新渠道,通过战略配置、自营及场内场外衍生品持仓出借、雪球产品底仓转化供券等多种模式筹集券源,满足量化客户交易需求。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末,银河证券股票质押规模达到203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30亿元,下降幅度为13%,平均履约保障比例372%。另外,公司客户融资融券余额886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9%,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79%,整体风险可控。公司信用业务中融资融券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业务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两融业务为主的资本中介业务,是典型的资本消耗型业务,受净资本规模限制,更需要券商补充净资本,打开业务增长空间。”有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

  银河证券也在公告中表示,资本中介业务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依赖于较为稳定的中长期资金供给,公司拟通过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增加对资本中介业务的投入,更好满足各项风控指标要求,保障资本中介业务规模的合理增长。

  银河证券表示,资本中介业务是公司利用自身资产负债,通过产品设计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一类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转型将从客户、产品、渠道、品牌等多方面进一步寻求突破,融券业务有望逐渐成为证券公司资本中介业务新的突破口。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