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鲁泰:夯实基础期待跨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张玉洁

  近年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棉花收储制度推高国内棉价、人力成本上升和下游需求低迷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国内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可谓是度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产和市场压力。目前A股家上市棉纺公司的业绩方面,根据同花顺iWind数据显示,16家上市棉纺企业中,2014年一季度接近半数企业呈现亏损状态,仅有6家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7家企业实现净利同比增长,扣非后有8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增长。

  其中鲁泰201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25亿元,净利润达2.14亿,营收同比微增1.24%,净利同比增长11.02%。毛利率30.57%,比上年同期上升,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10%,企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能力和较高的利润水平。

  科技创新带来企业“护城河”

  近期鲁泰连续获得多个大奖。5月,鲁泰在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颁奖典礼上荣获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是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纺织企业。5月28日,在新浪财经首届上市公司评选暨金牌董秘颁奖典礼上,鲁泰位列最重股东回报上市公司之一。这两个奖项从制造技术和投资价值方面给予了鲁泰肯定。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日益成为纺织企业不能承受之重。鲁泰纺织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开发创新产品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冲击。科技的不断创新使鲁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附加值,从而保持了企业利润逆势增长。

  记者在参观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时发现,鲁泰的纺纱车间、漂染车间均引进了由当今国内外最先进的纺机设备装备,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用工数量大大减少。例如织造车间引入瑞士史陶比尔公司生产的自动穿筘机,该自动穿筘机每分钟可穿140多根纱线,工作效率是人工的8.6倍,目前公司自动穿筘比例占到94%,由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此外,鲁泰彻底突破传统用机针、缝纫线缝合衣片的观念,提出无缝制衣理论,并创造性地研制出新型高强环保粘合材料,在全球首次成功开发出具有抗皱、免烫功能的无缝线纯棉衬衫。该产品接缝强力高于线缝强力,水洗100次不变形。该技术将过去制衣工序、设备种类大大缩减,对工人技能要求低,但价格却是普通衬衫的3倍,并荣获“2012年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表示,鲁泰已经通过技术革新从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

  据鲁泰纺织服装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政钦透露,目前无缝线衬衫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正在与一些国际大品牌合作进行市场推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能方面,公司目前色织布产能1.89亿米、匹染布产能8000万米、衬衫产能2000万件。预计2014年色织布产能约增加1000万米,23万锭项目的一期10万纱锭项目将于7、8月份投产。公司在柬埔寨设立了600万件产能的制衣厂,一期300万件预计于今年8月投产。通过海外建厂,有助于公司降低劳动力和棉花采购成本。分析师指出,持续的科技创新、新增产能投放和积极布局海外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待跨界思维

  据了解,鲁泰中高端色织面料目前已占国外市场的18%,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中高档色织面料的企业之一。长期形成的生产制造优势已经成为鲁泰业绩的“护城河”。海外需求已经难以再现爆发式增长,鲁泰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拓展线上业务将是发展方向之一。

  公司5月份公告表示将出资900万元与北京毕世博电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共同筹资设立北京鲁泰优纤电子商务股份公司,其中鲁泰持股90%,北京毕世博持股10%,由合资公司负责搭建鲁泰线上销售平台,借助鲁泰面料产品的优势、衬衣设计制作的优势,将大力发展高端衬衫定制业务,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好、性价比高、合身、合心、合意的定制衬衣。

  券商分析报告认为,依托在衬衣产品方面领先的制造技术、生产规模及品质保障等现有优势,公司可以通过线上销售平台与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个性化设计产品。

  数据显示,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仍是2013年网络零售领域最热门品类,购买人群占网购人群的75.6%,位居首位。服装家纺网络零售总额合计为4900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26.49%,继续领跑全国网络零售市场。其中服装网络零售总额为4340亿元,同比增长42.29%。而另一方面,尽管服装行业仍然处于去库存的阶段,但随着消费升级,高端服装需求仍然强劲。这都为鲁泰通过互联网谋求发展高端服装业务提供了想象空间。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虽然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不会产生很大的贡献,但公司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值得重点关注。此次互联网环境下公司依托原有产业优势谋求积极转型也许会给公司股价和估值带来不一样的空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