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生科技:发挥“精准服务”核心优势 打开社保卡应用服务发展空间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康曦)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了德生科技(002908),了解公司社保卡应用服务业务最新进展情况。据公司董事长虢晓彬介绍,德生科技深度挖掘社保卡应用服务市场,精准匹配政府和群众两端需求,在惠农惠民财政补贴发放、社保费用征缴、医保移动支付、就业服务等社保卡应用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未来,随着各项业务的不断开拓和叠加,社保卡在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和金融通道的作用将愈发凸显,公司凭借“精准服务”的优势,有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对此,基岩资本投资部总监范波也认为,德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围绕着社保卡生态发展出多种业务模式。随着三代社保卡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围绕社保卡衍生出的各种盈利模式有望落地,为公司持续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持续发力社保卡应用服务

  德生科技主营业务为社保(制发)卡、社保卡应用环境建设、基于社保卡应用的运营服务。其中,社保卡应用服务类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公司立足多年积累的“精准发卡”的优势,通过“平台+终端”的技术构架,建立起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致力把政务民生精准服务到C端。

  “德生科技成立20年来,一直深耕社保卡市场,但并非仅限于社保卡制卡发卡本身,而是专注于社保卡背后的业务。” 虢晓彬介绍。截至2019年3月,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2.5亿人,覆盖全国总人口的89.6%。在二代卡发卡目标接近达成,社保卡走向全面应用的背景下,德生科技前瞻布局社保卡应用服务市场,在“用好”和“用活”社保卡上做文章。

  实际上,要做好这篇文章并不容易,德生科技凭借先发优势和精准卡位,为业务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根基。多年来,公司通过布局社保卡农村基层网点,下沉服务资源,将社保服务终端布局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获得了显著的卡位优势。目前,在全国的21个省份的70多个城市,德生科技已经设立了约2万个基层包括农村服务网点,社保卡服务人群已近亿人。

  搭好了台子,铺好了路子,既能“唱戏”,又能“跑车”。针对不同人群多元化用卡需求,德生科技不断开辟医保移动支付、就业服务、实名农村电商等应用服务,发掘社保卡高频高粘性应用场景,形成平台应用的多样化。

  截至到2019年4月底,作为中国银联在金融社保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德生科技的医保移动支付业务在广东、四川两省成效显著,已有超过120家广州市医院完成接入,广州市近130万参保人完成支付绑定手续。

  2019年3月2日,德生科技承建的南陵县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场专场招聘会,19个企业展位也被全部提前预订,村民只需用社保卡就能同步电子简历,足不出村就可以找工作,并形成了可规模化复制模式。“实名农户”是德生科技培育的“农村电商”平台,现已覆盖100多个区县。公司介绍,基于社保卡实名数据搭建的农村电商应用平台,让农户在家里就能把农产品卖向全国。

  2019年4月25日,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地以身份认证、人社查询类业务为电子社保卡基础应用场景,将逐步拓展至就业服务、参保缴费、就医购药结算等高频高粘性应用场景,并探索集成其他民生服务应用。

  根据德生科技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人社信息化收入取得显著增长。其中社保服务终端收入同比增长72.25%,社保信息化服务业务同比增长30.52%,两者合计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51.98%。

  “精准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

  “德生科技是以结果为导向,做精准发放服务,而非简单的搭建社保系统和梳理流程。” 虢晓彬指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精准、高效的一揽子服务能力,来自公司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

  业内人士认为,社保卡领域的“精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解决了政府的难点和痛点,也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2018年9月,四川乐山被确定为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试点市,旨在提高发放精准度,破解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不到位的一系列问题。

  德生科技积极参与了乐山市39类65项补贴资金集中使用社保卡发放的工作,对特定补贴发放对象的服务触及率达100%,动态持卡率均达到100%,完成了特定对象补贴发放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交互和服务闭环。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已成功通过社保卡发放补贴资金4815万元,涉及项目23个,群众10.6万人次。4月17日,四川省财政厅发布文件《关于转发乐山市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经验做法的通知》,要求将乐山市相关经验转发地市。乐山市有关部门对此评价,“一卡通”试点工作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发得出去、管得起来、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目标。 5月16日下午,人社部召开全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四川省人社厅、乐山市人社局做经验交流发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