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汽集团发布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 加速布局智能网联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万宇)7月28日晚,广汽集团(601238)举行以“先人一步,智联万物”为主题的广汽智能科技大会。会上,广汽集团正式发布了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广汽集团表示,此次ADiGO生态系统的发布,不仅将为用户带来智能移动生活体验,也象征着广汽集团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布局先人一步,立志借助科技和大数据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决心。

  打造智能出行管家

  此次大会上,广汽集团携手腾讯、华为等合作伙伴,正式发布ADiGO生态系统。“ADiGO”寓意以用户为中心的领先智慧出行生态,由多个关键支撑系统组成,包括: ADiGO自动驾驶系统、ADiGO智能物联系统,未来还将陆续推出ADiGO云平台、ADiGO大数据平台等子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将首先搭载在今年下半年上市的广汽新能源Aion LX上,并将陆续搭载在广汽传祺未来的系列车型上。ADiGO智能物联系统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系统基于用户驾驶行为和使用场景,重新定义了信息框架,将具备将搭载FACE ID、ADiGO E-plan、ADiGO Pilot增强现实仪表、ADiGO Space智能沉浸剧场、智能AI伙伴、ADiGO World生态养成游戏等核心功能。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会上介绍,广汽ADiGO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广汽集团主导,腾讯、华为等多个战略合作伙伴支持,自主研发的,集智能工厂生态、自动驾驶系统、物联系统于一身的智驾互联生态系统。

  他表示,在战略层面,该系统为广汽集团实现智能化、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汽车+互联网”探索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技术层面,该系统是广汽集团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代表了广汽集团对智能网联技术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前瞻性思考,它将引领智驾互联技术的进步,并将有力推动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在用户价值创造层面,首先,该系统首次实现软硬全链路打通,相对于传统以硬件集成的研发而言,有着划时代的突破;其次,新系统的设计以用户为中心,以场景为考量,大幅提升产品体验;第三,新系统将让用户与产品的黏性大大增强,把产品价值提升到新高度,用户不仅能够获得持续提升的、更优质的产品使用体验,还能通过系统,搭建与其他车主的社交渠道。

  构建智慧出行新生态

  本次发布的ADiGO生态系统也是广汽与腾讯、华为等企业的最新合作成果。智能网联的生态体系是一个横跨车企、通信、基础设施、出行应用等多领域多产业的宽领域生态系统,目前各领域都在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创新合作。广汽集团也不例外,已经陆续携手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中国移动、滴滴、思科等企业,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圈。6月26日,由广汽集团、腾讯、广州公交集团以及滴滴等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也已正式上线。

  2018年底,工信部发布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表示将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并在2020年之后逐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实现“人-车-路-云”高度协同,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驾驶汽车。

  在这方面,早在2011年,广汽集团就已启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并于2013年开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技术,推出第一辆可在局部区域内任意预设两点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的Witstar概念车,并在2016、2017年的多个重要智能车赛事中名列前矛。2018年4月,广汽集团获得重庆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牌照, 今年6月,又获得广州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试验牌照。

  2017年4月动工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在2018年底迎来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广汽时代动力电池项目、广汽爱信自动变速器项目以及番禺汽车小镇等一系列项目的竣工和奠基,产业园将打造成为智能、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生态的国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城。

  随着5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商业化运用,广汽集团还将以车为中心向外辐射,基于5G通信,打造智慧车联网,同时,将充分运用基于5G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打造面向智慧城市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

  冯兴亚表示,当前,汽车产业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变革时期,广汽集团致力于从传统汽车生产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主动拥抱新趋势,深耕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技术研发,计划到2025年实现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全面引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