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市三年就急着跑? 易主公司背后有辛酸也有套路

徐锐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上市三年左右就通过转让股份或借壳上市而易主的案例约有10例,但与2015年A股卖壳浪潮中不少创始人逢高套现不同,今年的易主有不少是迫不得已。更应关注的是,这些上市三年就改弦易辙的案例引发的有关估值套利的争议性话题。

  三年,对IPO公司大股东有着别样的意味。若无额外的锁定承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将上市流通,纸面财富有了变成真金白银的可能。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的欲望和冲动,往往在这个时间窗口急速升温,转化为变现的动机。

  精益求精做百年老店,还是“三年之痒”急流勇退?这是一道选择题,也是一道分水岭。

  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上市三年左右就通过转让股份或借壳上市而易主的案例约有10例,但与2015年A股卖壳浪潮中不少创始人逢高套现不同,今年的易主有不少是迫不得已。更应关注的是,这些上市三年就改弦易辙的案例引发的有关估值套利的争议性话题。

  卖壳套现:形势所迫

  在熬过三年锁定期就忙不迭地出售持股减持套现,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控人)的卖壳运作总会引来外界关注乃至质疑。盘点相关案例可以看到,部分大股东选择卖壳套现实属迫不得已,尤其是在债务高企、资金紧绷甚至违规占资等诸多问题叠加下,套现卖壳似已成为一些大股东的唯一选择。

  8月5日,ST中新控股股东中新集团在其发布的权益报告书中披露了其出让控股权的原因,提及此番减持是为履行偿还资金占用承诺。除违规占资外,鉴于相关持股已全部被司法冻结及多轮轮候冻结,已回天无力的中新集团还有意通过本次交易引入实力战投,引领上市公司更好发展。

  根据ST中新7月末所发公告,中新集团拟将所持上市公司51.77%股权转让给邳州经发(受让28.44%股权)和江苏融运(受让23.33%股权),交易完成后邳州经发成为ST中新新任控股股东,对应实控人也由陈德松、江珍慧变为邳州经开区管委会。

  ST中新2015年12月登陆A股市场,未曾料到短短三年半时间,大股东中新集团不仅面临诉讼缠身等乱局,还因违规占资将上市公司拖入ST阵营。基于此,中新集团未来收到转让款后将立即归还其与关联方占用ST中新的6.6亿元资金,剩余转让款再优先用于偿还中新集团质押融资款。

  为了套现“救急”,中新集团还与股权受让方进行了业绩对赌,若ST中新2020年至2022年实际净利润之和未达到3亿元,中新集团及陈德松、江珍慧将进行补偿,可看出中新集团本次套现之迫切。

  早年激进质押融资带来的债务压力,是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运作卖壳套现的动因。例如,为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派思股份(2015年4月上市)控股股东派思投资去年12月便决定将上市公司29.99%股权转让给水发众兴集团,同时出让控制权。派思投资直言所获交易对价主要用于归还股权质押融资款项,降低股权质押比例,解除自身股权质押风险。同样,由于派思投资阵营整体持股比例较高,为了促成本次交易,其也答应了交易对方的额外条件,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减持将持股比例降至24.24%以下,以确保水发众兴集团对上市公司实现控制。

  与之类似,多喜爱(2015年6月上市)原实控人陈军、黄娅妮也是在持股锁定三年期满后,于去年12月初筹划股权交易出让控股权。据了解,陈军、黄娅妮彼时选择卖壳也是因股权质押问题。由于其质押所获资金主要用于个人投资,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其投资项目处于培育期,而质押债务则陆续到期,导致自身财务状况遭遇流动性危机,不得已选择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来缓解还款压力。

  “其实很多民企老板都因为过去几年激进质押去投资而陷入被动局面,我去年也曾因资金等方面压力,一度考虑是不是卖掉上市公司,但还是挺了过来。”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如是告诉记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