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库科技:受益5G及数据中心等领域发展 光通讯器件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万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万宇)在光纤激光器件的发展优势基础上,光库科技(300620)近年来在光通讯器件领域也不断加大开发投入,在高端保偏光无源器件领域保持了相对领先的地位。

  日前,公司董事长王兴龙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通信网络的升级、数据中心的广泛建设、5G带宽需求增强将使光通讯器件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光库科技将继续加大光通讯器件的业务布局,努力扩大芯片(半导体激光芯片等)封装、测试的能力和规模,建立“无源器件”+“有源器件”并行发展的格局。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优势,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增强创新能力,确保并扩大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开拓5G及数据中心市场

  5G建设将拉动光通讯器件需求不断增长。光库科技也瞄准了这一机会,并获得了行业内大型设备商的青睐。

  “大型设备商对元器件的品质要求会更高,光库科技凭借保偏光纤器件处理技术和高可靠性器件技术保证了信息传输的稳定,经得起检验。”王兴龙介绍。光库科技在光通讯器件领域的主要产品为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分束/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经过十几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公司已成为无源器件的核心供应商,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根据OVUM预测,全球光器件销售额到2022年将超过140亿美元。另据ICCSZ预测,国内光器件市场到2022年规模将达到38.5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27.5%。 

  除了通信网络建设,光库科技通过并购进入了数据中心领域。2018年9月,光库科技在经过持续的跟踪研究后,收购了深圳加华微捷100%的股权。王兴龙介绍,“加华微捷在高速数通光收发模块中所需的微型连接产品技术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目前经营一切正常,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王兴龙进一步指出,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得以进入高速发展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链,扩大了公司的战略布局。加华微捷的部分高速微连接产品,例如Z-Block高速模块无源波分复用器件、硅光子高速模块连接器、400G高速模块无源连接器等,可用于数据中心的光收发模块,部分产品可以直接应用于5G基站的光收发模块。

  据了解,数据中心发展呈集中化、大型化趋势,根据Cisco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将有628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相比2016年增长近1.9倍。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增量需求,网络基础设施的新要求将拉动全球光模块需求增长。此外,联讯证券研报预测,随着5G商用的推进,宏基站、小基站数量将迎来大幅增长,光模块国内将达600亿级市场。

  探索激光芯片做好产业补链

  根据2019年中报,光库科技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445.23万元,同比下降。对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王兴龙坦陈,除了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造成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原因还在于上半年摊销了股权激励费用1730万元,但未来随着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固定资产折旧等因素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将逐渐弱化。公司作为行业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相比大量的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会更强。

  公司最早进入的是光纤激光器件市场,光纤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切割、焊接、打标等材料处理,及传感、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科研、医疗等领域,近年来已逐步实现由依赖进口向自研、替代进口到出口的转变。而随着成本降低和性能不断提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市场检验,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基础雄厚、产品稳定可靠的形象。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知名品牌之一,在国内外的主流光纤激光器厂家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提升输出功率是光纤激光器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相应光纤激光器件向高功率方向发展;此外高性能、高可靠性、小型化、集成化,工作温度范围扩宽也是光纤激光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王兴龙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努力提升高功率激光器件的可承载功率、性能和可靠性以及保偏器件等光通讯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并积极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出现的新应用。

  而对于行业低价竞争导致的毛利率下降问题,王兴龙介绍,公司通过将原材料从外购变为自制来降低成本,还将探索通过自主研发、外延式扩张等适当方式,进军光学芯片市场,实现中高端激光芯片的批量生产,提升国内供应能力,减少对国外供货商的依赖。 

  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在激光器件、光通讯器件领域的优势,做好产业补链,丰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应用,包括5G、无人驾驶激光雷达、3D传感、激光医疗、光网络更新升级等,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推出针对这些特殊应用而开发的高性能光学器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