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运达科技董事长何鸿云:跳出舒适区 主动变革抢占行业头部区域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谁能先发现客户的需求,谁才能抢占先机。”在运达科技实控人、董事长何鸿云看来,轨道交通行业是国家投资的重点,未来市场机会多,竞争对手也会日益增加,谁能主动跳出舒适区,围绕客户需求主动变革,谁才能成为行业的头部公司。

  何鸿云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公司会将主营业务创新聚焦到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上,围绕产业链进行扩张,积极布局行业的头部区域。

  实施专业化转型

  近20年来,运达从最初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校办企业,一步步发展成总资产18亿元的上市公司,背后经历了很多艰辛。“我们是一个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整体上还是一个小个头,但这两年正在主动改革、实施专业化转型。”何鸿云说,公司上市的那几年,正好遭遇IPO暂停,在当时的审核条件下,公司将短期效益作为了重点,内部的业务体系建设稍显欠缺。近两年,受行业政策变化影响,轨交全行业受到波及,公司主动对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进行了调整,弥补短板。

  在何鸿云看来,运达科技实现未来战略的重点在于真正贴近客户,并把长期必备、可以共享的能力专业化与平台化,以此提高在客户/市场上的口碑以及人员发展速度与专业能力。“基于这样的目标与前提,我们必须让公司的组织架构支持这样的方向。因此,我们将着力推进组织架构的尽快调整以适应公司业务战略的转变。”他说,这种变动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为了运达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必须坚定前行。

  2018年底,运达科技开始着手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梳理调整,并在2019年初将原按产品种类划分的事业部调整为按轨道交通客户类别划分的国铁业务群和城轨业务群。

  “一方面,公司过去销售端和产品端有些脱节,分了很多产品线,但销售部分与产品部门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资源共享,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贴近用户。”何鸿云说,轨交行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除了几家大的国企外,市场上有大量的小公司做配套,他们在每个细分领域都做得很优秀,“小批量、多品种”是这类企业的产品特质。虽然他们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但局限于一个细分领域,跨专业难度大,发展有天花板。大公司跨专业、跨领域发展,如果每一条线都单独做一套销售、产品体系,那么机构会变得越来越臃肿、效率很难保证,公司这样调整的目的就是打通销售与产品的割裂,共享资源,提高效率,更好地贴近客户。

  但这样的改革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2018年以前,何鸿云很少采取写信的方式跟员工交流,但仅仅2018年,他就先后给员工写了五封亲笔信,与员工沟通公司价值观及公司变革理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