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KKR花55.6亿元拿下雷士中国70%股权

证券日报

  国际投资机构KKR收购雷士照明中国照明业务(以下简称“雷士中国”)股权一事终于尘埃落定。雷士照明日前公告称,KKR已完成对雷士中国多数股权的收购。本次交割完成后,KKR持有雷士中国70%的股份。

  这笔高达55.6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案,自2019年8月份一经披露,立即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收购者KKR作为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其近12年来在中国投资超过46亿美元,实力雄厚;交易对象雷士照明是中国照明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当年激烈的股权争夺战至今仍记忆犹新;另一方面,作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ST德豪2017年和2018年连亏两年,今年前三季度仍亏损1.8亿元,形势危急,此番股权成功转让将为公司年底扭亏带来积极影响。

  KKR否认雷士资产被低估

  12月12日,雷士照明发布公告称, KKR已完成雷士中国多数股权的收购。现金代价及股份代价的最终价值分别为6.63亿美元及1.31亿美元,约为55.6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KKR持有雷士中国70%股份,剩余30%则由雷士照明持有。

  相关资料显示,雷士照明是中国照明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通过其遍及中国各地的强大分销网络,制造及销售雷士品牌照明产品,并向消费者和商业客户提供照明解决方案。2019年8月11日,*ST德豪收购雷士照明中国照明业务的交易终止;同时,雷士照明等与KKR签订相关协议,拟将雷士中国70%股权转让给KKR。

  对于此次交易,雷士照明董事长王冬雷表示,“KKR的相关资源与运营专长将对雷士中国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我们也很高兴继续持有雷士中国的股份,期待继续从雷士中国未来的成功中获益。”KKR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杨文钧认为,“KKR的相关资源和运营专长将支持雷士中国推进其长期增长战略。”

  KKR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雷士中国保持了迅猛的成长势头和健康的财务情况,这与公司现有管理团队及经销商体系强大的执行能力密不可分。交易完成后,KKR将赋权本土团队,获得可持续增长,同时利用自己的投后管理专长,优质资源和管理经验为本土团队提供支持。”

  虽然本次70%股权收购的最终价格定为55.6亿元,较最初披露的估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雷士照明的品牌价值早就超过320亿元,因此有市场人士认为“资产被严重低估”。对此,KKR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相信本次交易的收购对价是一个合理的价格。KKR的方案最终胜出,因为我们提供的是战略性的长期投资,同时承诺保护雷士中国品牌,以及提升其业绩表现并创造价值。”

  为保壳频繁出售资产

  本次收购的顺利完成,对*ST德豪而言可谓意义重大。*ST德豪持有雷士照明8.7亿股,占其总股本的20.59%,为其单一第一大股东。在本次交割日期后满12个月的当日开始至交割日期后满48个月的当日为止的期间内,雷士照明将有权向控股公司董事会推荐一份A股上市的上市计划。若上市成功,雷士照明将与KKR共同分得一杯羹。此外,雷士照明董事会将于12月18日对其股东按0.9港元/股进行派息。这意味着*ST德豪有望一举获得约7.83亿港元的现金分红,对公司扭亏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ST德豪证券事务代表黄美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终结果还是要以入账时间为准,届时我们会进行相关公告。”

  主营业务为小家电的*ST德豪近年来加快布局LED照明领域,在董事长王冬雷的带领下,公司通过频繁并购布局该领域。然而,LED在经历了产能快速扩张阶段后,行业进入到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下行的阵痛期,自2017年以来,*ST德豪已连续两年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9.71亿元,2018年亏损金额高达39.67亿元,公司股票也因此被冠“*ST”。由于2019年前三季度仍亏损1.8亿元,因此争取年内扭亏为盈成为公司当务之急。

  为保壳成功,*ST德豪今年下半年以来动作频频。9月份公司关闭LED芯片业务,完成LED芯片工厂生产人员的遣散、设备封存,工厂已经停止生产运作;11月21日,公司拟以4.9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广东德豪润达照明电气有限公司100%股权给Brilliant Lights (Dragon) Pte. Ltd,通过此举将LED国内照明大部分业务出售。此外,公司还拟以2.47亿元出售子公司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给中山市润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将有望给公司带来约1.5亿元(税前)的收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