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鼎通科技王成海:做好实业与资本的“连接器”

邱德坤上海证券报·新闻·公司

  “连接”是鼎通科技董事长王成海的人生关键词之一。从1991年大学毕业开始,王成海便一头扎进了制造业,将个人成长与制造业紧密相连。到了2003年,王成海创立了鼎通科技,当前专业从事通信和汽车连接器精密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我一直坚持做这个行业,没有去做其他行业。”王成海表示,连接器的一个核心是制造技术,这就牵扯到一些工艺。而他和鼎通科技的管理团队一直与制造业紧密相连,这有助于他们对连接器行业有比较透彻了解。

  而今迈步再出发,王成海将以鼎通科技为媒介,连接实业与资本。王成海表示,公司将通过此次科创板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研发实力推出新品。

  多年蓄力连接创业心

  王成海的创业念头,始于199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第二纺织机械厂任职技术员。那时,他希望多为家里作些贡献,但是自身实力有限,创业只能等待时机。

  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于是,王成海顺着这股浪潮来到南方,从1993年开始先后在东莞市洪梅电器厂、加域塑胶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工作,进行创业的原始积累。

  到了2003年,王成海终于连接了多年的创业梦想。鉴于创业时机已经成熟,王成海带领陈士锷、虞志恩、魏连生共同出资成立了鼎通有限(鼎通科技前身,以下统称为鼎通科技)。

  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让王成海明确了创业要由易到难。鼎通科技想做连接器,但是创业初期各方面的条件均不成熟,只好先从连接器的子项入手,即五金端子,因为五金端子的工艺相对简单。

  目前,王成海仍是鼎通科技5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招股书(注册稿)介绍,连接器行业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是保障公司业务稳定性和发展持续性的关键。截至2020年6月末,鼎通科技拥有研发人员79名,其中核心技术人员5名。

  王成海对行业的了解,还体现在选择东莞作为鼎通科技的创业地。王成海回忆,选择在东莞创业是经过了几番思量的。一些朋友提及“中国真正的精密制造在东莞”,让他决定在东莞创业。同时,东莞长安镇聚集了很多模具制造厂商并形成了产业链,这里就有了人才优势,有利于鼎通科技招募人才。

  抓住通信与汽车连接器市场

  连接器是信息传输转换的关键节点,作为电子电路中的连接桥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医疗、航空航天、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

  选择从事连接器的哪些细分行业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状态,以及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王成海决定鼎通科技的连接器要走汽车和通信这两个细分行业。

  据全球连接器市场调研机构Bishop &Associates统计数据显示,连接器的全球市场规模已由2011年的489.2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641.6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5%。其中,2019年连接器前三大应用领域及其占比,分别是汽车(占比23.7%)、通信(占比22.2%)、消费电子(占比13.1%)。

  “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的选择是对的,通讯连接器的市场还超过了我们想象。”王成海说,通讯连接器不仅发展较快,而且全球市场主要在中国市场。Bishop &Associates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全球连接器的生产重心转移至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接器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鼎通科技还在加大力度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鼎通科技已与比亚迪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向比亚迪交付了汽车连接器组件产品。

  在5G通信、物联网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鼎通科技正在积极开展前瞻性研发。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工艺以及设备,公司研发中心不断开展纵向和横向的拓展性研究,持续进行工艺、技术优化以及机械自动化创新。

  搭建实业与资本的桥梁

  如今的王成海,正以鼎通科技作为“连接器”,搭建实业与资本的桥梁。

  招股书介绍,此次在科创板上市,鼎通科技募资投向连接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王成海称,IPO募投项目的建成和投产,有助于扩大公司规模,为巩固公司竞争优势、实现业务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连接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实施将令鼎通科技新增330万件/年高速通讯连接器(相当于82158万个通讯连接器组件)和2124万件汽车连接器(相当于18216万个汽车连接器组件)产能,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提高综合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满足下游通信行业及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王成海看来,鼎通科技科创板上市,是他开拓实业与资本连接之路的起点。目前,王成海带领团队制定了未来3年发展规划,拟进一步完善自有技术体系、扩充产能,提高产品供应和服务能力,进而抓住通信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