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外汇占款对中国基础货币供给影响力度减弱
倪铭娅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社科院14日发布的2012年《金融蓝皮书》指出,根据基础货币方程式,央行资产的增加和负债项目的减少会扩张基础货币;反之,则会紧缩基础货币。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方,到2011年底,中国的外汇占款余额达到了232388.73亿元,较2010年底的206766.71亿元净增近25622.02亿元,较2010年底增长了12.4%。外汇占款与央行总资产之比在经历了20世纪末至2006年前后的大幅上升之后,最近5年左右再没有呈大幅上升之势;相反,自2009年以来,该比率还呈明显下降之势,这表明,虽然外汇占款仍是影响中国基础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但其影响的力度在减弱。在对政府债权方面,到2011年底,央行对政府的债权为15399.73亿元,较2010年底的15421.11亿元减少了21.38亿元,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通过卖出政府债权来回笼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在2011年依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主要依赖政府债券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体系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2011年底的余额为10247.54亿元,较2010年底的9485.70亿元增加了约800亿元,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增长有轻微的影响。2011年底,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余额,则较2010年底减少了约700亿元,相应地减少了等额基础货币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