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要靠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消化过剩产能

高改芳 贾晓然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高改芳 贾晓然

  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布雷顿森体系再生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年会2013:再启开放的力量”11月1日在上海举办。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在演讲中指出,光靠中国国内这部分需求恐怕也是难以消化我们现在形成的产能。因为中国绝大部分制造业产能都是世界第一大。所以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来消化。

  这个新思路是什么?首先要通过建立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来推动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建成。要把中国的产能向周边扩散,让中国产能满足周边的需求,输出我们的产品,输出我们的劳务。第二,中国跟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打通,电力电信,多个领域打通建立跨区域的电网,通信网,水泥设施网,那么我们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向周边辐射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一个亚洲新型市场经济体系这是有可能的。这是能够带动整个亚欧大陆东部整个经济新一论轮增长的动力。

  "最近我们跟中央有关部门一直研究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什么地方?大家知道房地产做不下去了,再做下去大家知道发生什么。然后光靠基建,国内基建也是大量的过度投资,很多公路没有车跑。但是向周边扩散是有必要,因为周边国家跟中国经济的融合度是存在一定市场需求。"曹红辉说。

  关于中国的主要债务风险。大家都知道这个风险反应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平台上面。而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的平台和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来讲风险仍然可控。依据何在?最近中央主要领导也说仍然是风险整体可控,这个话怎么来?2010年以前应该比现在状况好,2010年到现在三年多应该是迅速恶化。我们认为地方政府主要的问题在于说它的财政的收入增长开始出现了递减,增长率在下滑,支出还在持续上升,土地的拍卖出现了问题。但是它这个风险仍然可控是因为它投资形成的资产在产生收益,绝大部分还是在一个净值为正的状态下。而且总规模仍然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总体的财政收入是可以覆盖整体这部分支出,包括债务的支出。

  至于说数据,规模本身大家也不用猜测,是多少也不重要,真正风险不在于规模,而在于说谁承担责任。我们经常讲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怎么样建立更加有效的债务规模扩张管理体制是它的问题的关键。化解债务风险关键不是说债务规模,而是规范债务扩张的行为,是要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约束机制,这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认为对于地方平台的贷款,这个风险更有效的化解方式是建立一个债务总规模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地方行为的约束机制。第三应该是建立一个多种渠道的融资模式,譬如说通过公私合营模式,通过资产证券化模式转移这部分风险。我们对于地方债务性的风险总体来讲还是持一个积极态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