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海诚马志伟:股权激励的筹划过程“难”

吕雷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9月2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2014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海诚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马志伟先生表示,其全程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筹划过程,觉得压力非常大,如果形容这个过程,就一个字“难”。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最近股市比较好,大家关注度高一点。海诚的前身是做轻工设计的上市公司,他主要的业务特点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创造利润的骨干都是设计师。大家知道现在上市设计有很多,但是在2007年以前是没有的,或者说以设计院为绝对主业的上市公司是没有的,海诚是设计院改制后上市的第一家企业。我记得我们的严总裁在发展会上,打动各位委员很重要的一条是海诚其实不缺钱,我们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做股权激励,是为了激励,是为了利用市场手段激励骨干,也是因为这一点,至少打动委员,使我们海诚成为国内第一家改制的设计院。

  上市以后我们一直也在沟通,因为上市跟证监会承诺过,我们也一直在沟通。沟通中我们发现,确实像两位老总说的国企走股权激励真不是那么容易的。2009年我们郑总做独立董事,他一直把安泰科技作为榜样,在董事会上郑总是我们的薪酬主任,他立足要把市值管理,包括股权激励写进我们战略,然后让我们实施。在2009年以后我们加大和国资委合作的力度。2011年底我们获得国资委的认可,最后拿到批准到2012年2月份,只有2个月的时间,大家很惊讶2个月批准,但是实际上沟通时间是4年。

  海诚有一个亮点在于首批股权激励的额度是399万股,占股本1.14的3.5%,海诚突破的力度更高,第一次获得3.5%,这个有什么背景呢?我可以介绍一下。海诚整合的时候,原来部署几个子公司都是2:8开的比例,80%是固有股份,20%是各地的经营骨干,是管理层。但是这个模式在海诚改制初期起到非常好的刺激作用,但是固定的股份到一定时间弊端就凸显,有一些骨干觉得海诚在南方不好,他有一些想法,他不愿意退,或者不愿意那么早退开始和公司有一些法律上的纠纷。曾经有一起官司,打了三年,最后当然他败诉,因为他签了承诺,但是给我们带来时间的成本和各方面成本非常大。我们向利用新的机制取代现有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方案。

  我记得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理论,这一刀怎么切很有讲究,这一刀切到董事长、副总,只有一两个开心,这一刀怎么切非常关键,我们跟国资委沟通,国资委愿意给我们突破,当时给我们3%左右,最后给我们3.5%,当时只有399万股,我们认为有点低。分到我们认为的骨干和我们认可的人每个人分到又很小,所以当时决定两步走。在下面子公司有原始股份的骨干应该是342人,如果390人都分给他们,我们觉得不够,我们当时做了很大的动作,我们决定分两批实施。第一批先把骨干和骨干的核心纳入股权激励计划,利用他们先富效应,或者是带动示范效应鼓励后面人参与股权激励计划。我是全程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的筹划过程,我觉得压力非常大。如果让我形容过程,我就一个字“难”。

  因为要协调各方的关系,很多拿着原始股份的自然人不理解股权激励是什么东西,他觉得你是画饼,现在他每年拿到分红他觉得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不会为了虚无缥渺的利益放弃眼前的利益,这体现了国有企业的优势,民众集中的体现,也有一些行政的力量,推动实施。第一批154个人置换出来,就是把154个原始骨干的股份置换出来,还剩200多个,我们觉得也是事不宜迟,股权激励随着股价上涨成本也更高,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短,两年之内我们实施了第二个股权激励计划。

  我们还有200多个骨干有股份,但是没有上市公司期权。这要达到两点目的,第一,把原来觉得不合时宜的激励制度改革。第二,符合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实现双赢局面。海诚在去年年底我们正确唯一一个,两批加起来的总额是7.39万,确实远远突破国资委规定。我们知道马上要见到底了,国资委规定总额度不得超过10%,我们当然希望做后续,如果想继续加大激励还要通过实施,不是通过数字游戏,要通过资产注入,或者是兼并收购实质性资本扩张实现股权激励份额的突破。

  我作为国企代表,对于国企股权激励有一点小小的建议,以后国企审批层或者决策层,希望加大力度,这样会对国企激励效果会更好,谢谢。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