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交所:将充分尊重市场尊重创新

发布《业务指引》规范“PE+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周松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事项信息披露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规范引导“PE+上市公司”模式的运作。

  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业务指引》充分尊重市场创新,坚持适度原则,监管的重心在于规范和强化“PE+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着重围绕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合作投资事项的具体模式、利益链条以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等提出了具体披露要求。

  所谓“PE+上市公司”模式主要指私募基金认购上市公司股份、与上市公司共同设立并购基金或存在其他相关协议安排。作为一种市场创新手段,这一投资模式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各市场主体有效整合市场资源,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

  据上交所统计,截至2014年末,沪市公司中,共有129只PE持有67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另有7只PE拟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入股6家上市公司;共有28家上市公司与PE共同设立或者拟设立32家并购基金或产业基金,总投资规模约达448.7亿元。

  但“PE+上市公司” 投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市场人士指出,在该模式下,私募基金可与上市公司、投资者及管理者之间建立多重、复杂且隐蔽的利益关系,个别利益相关方可能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称,内外联结、利用虚假项目炒作概念、通过市场操作实现短期套现,损害投资者利益。

  对此,监管机构予以了持续关注。证监会此前曾表示,在对该投资模式的监管中,将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合法合规基础上由市场自主决定,并有针对性地防范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上交所在日常监管中,也加大了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此前已有大湖股份、中源协和、益民集团等上市公司在上交所的监管问询下,详细披露了与之合作的私募基金及相关机构的关联关系和协议内容。

  根据上交所本次发布的《业务指引》,“PE+上市公司” 投资模式下的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合作投资事项的具体模式、主要内容、相关关联关系和利益安排,充分揭示相关风险,并按分阶段披露原则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的重大进展。

  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与PE的合作投资协议主要条款,充分披露相关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他利益关系、合作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及时披露进展情况,不得选择性披露,以免误导投资者。

  上交所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该模式是商业行为,过于强调事无巨细的信息披露可能会影响其正常进行,束缚市场的创新活力。据此,《业务指引》按照重要性原则,主要针对市场信息不对称,可能给相关主体进行概念炒作、操纵股价提供灰色地带等问题,围绕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事项来规范相关方的信息披露行为。

  同时,《业务指引》根据分阶段信息披露原则,规定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确立投资合作关系后,应当在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或募集失败、筹划重大事项、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等事项发生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最大程度解决投资者的信息对称度,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合作投资事项的相关公告披露前后,上市公司股票及衍生品种交易出现异常波动或存在内幕交易嫌疑的,上市公司应当根据监管要求提交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交易所在交易核查中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将提请中国证监会依法查处。

  上交所人士表示,在具体监管工作中,上交所将会充分尊重市场,平衡好信息披露充分性与重要性之间的尺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