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全力整改两融违规业务
投行大扩容迎接IPO
朱茵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12月1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按照证监会要求整改两融业务的违规之处。同时随着IPO的开闸,公司将对投行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全面迎接注册制的到来。
他表示,日前海通接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刚开始并不清楚是什么方面的事情,后来多方打听核实了解,是融资融券的开户环节出了问题,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管条例》,公司高管班子对此非常重视,星期天亦加紧工作,全面梳理了解公司有哪些方面出现了风险。并全力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进行整改,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为公司的稳定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提供基础。
王开国还具体透露了海通证券未来转型的三个方向:一是大力发展国际化业务,争取占公司收入的30%以上,这将标志公司国际化的转型成功。二是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争取占到业务收入的15-20%,目前是大约7-8%左右。三是提高机构销售业务能力,提高研究实力,提高未来资产定价和销售的能力。当然也会继续加大互联网业务的投入。
王开国表示,随着IPO的开闸,公司首先要做好的是风险控制,因为注册制下,券商要承担实质的保荐责任,一是加强内审的独立性,二是组建独立的人员比较多的销售团队,三是加强估值定价的能力。他透露目前股权承销业务部有260人,但海通的目标是500人。海通还将对整个投行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全面迎接注册制的到来。
对于人民币加入SDR,王开国表示,这显然有利于中资机构走出去,服务境内外机构的投资和管理需求。公司未来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上也会继续扩张,增加国际客户。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海通证券从当初的1000万资本金发展到目前的1000亿净资产,王开国认为有几个原因:一是有自己的清晰战略定位,并且每隔五年进行调整。二是抓住重要的时间窗口进行资本扩张。三是兼并收购,突破自身内涵式发展的速度。四是高管团队相对稳定。
王开国表示,公司目前的战略是一体两翼的发展业务。以投行、经纪、资产管理等三个主要依靠人才的轻资本业务为本体,以资本型中介业务和资本型投资业务为两翼。加快创新业务和国际化业务的双轮驱动。以人才、研究、风险控制和IT为四个支柱建设。培养五个能力,资本和财富管理、零售、机构销售交易能力,互联网业务能力、投资银行的承销定价能力,海通证券的目标是将公司建设成以网上证券、财富管理证券、中小企业证券、机构业务证券为核心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