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杨涛:重视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陈莹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2月28日,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春季峰会在京举办,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与文化金融筹投贷模式”。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在峰会上指出, 文化金融研究需要大视野,需要从整体上对于文化金融的理念,文化金融的大环境,文化金融的发展思路有所认识。金融与文化结合的模式,需要有一些不同的视角,或者是更宏大的视角来予以系统化的梳理。
  关于我国文化金融的发展,杨涛表示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避免过度行政主导与运动式、政绩式的推动;二是金融服务大众文化为主,着眼高端文化为辅;第三、推动创新,重视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需推动文化金融的教育、人才培育与服务。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各位专家交流一下。我过去对文化金融思考也不是特别多,但是在姚所的带动下,近期对文化与金融如何融合在一起,我自己也做了一点思考。今天我想谈的题目《文化金融的研究范式剖析》,为什么进行这样的一个题目呢?过去谈到文化金融的时候,脑海当中可能想的思路就是文化要发展,缺钱了,金融怎么样支持?再细一点,可能更多的人想到银行如何通过信贷类产品的创新,对文化企业给予支持。如果说谈这个视角,我个人认为还相对比较狭窄,既然我们要做文化金融,就需要从整体上对于文化金融的理念,文化金融的大环境,文化金融的发展思路,都有所认识。金融与文化结合的模式,需要有一些不同的视角,或者是更宏大的视角来予以系统化的梳理。这里我想谈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谈文化金融之前,首先我们需要看到文化与金融二者之间,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实际上一直就是密不可分的。这个密不可分可以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关系来看一下,我们首先看一下文化对金融有什么样的影响。文化对金融的影响,在整个历史发展当中,实际上有各种各样的素材和材料都可以体现。
  比如说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对金融的发展,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历史上三大宗教,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他们的金融发展理念,金融发展的文化色彩肯定是有所差异的,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差异,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历程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众所周知,伊斯兰金融他的模式和其他的模式有较大的差异,这个背后就是在于对于这种放贷收息宗教文化的背后是不是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理念。
  还举了一个文献,有一位专家研究了文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的发现,越强调宗教信仰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也越高。另外,我这里还引用了陈志武的一句话,文化体系中的个人金融需求的解决:第一种是依赖家庭、依赖血缘;第二种是社会组织,包括教会等;第三种是信用交易;第四种是政府通过税收、社保等制度解决手段。马克思韦伯说,资本主义的出现,是陌生人在做交易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出现的前提之一就是陌生人之间要有最起码的信任,但是在以血缘关系的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里是不容易出现的。比如说资本主义的出现更多的体现于陌生人之间一种没有相互了解的信用支撑上需要怎么样做生意?这个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之间肯定具有差异,我们在一个家族社会,亲情社会当中,过去很多金融需求可以通过家庭、亲情来解决,这是一个视角。另外一个视角正是过去我们是一个中央集权化的封建体制的国家,整个这个体制的财税能力突出,是中央政府用于进行运作的基本支撑,不像欧洲,特别是早期西欧一样,中央政府需要钱,还要去借钱,因此他们激发了债务融资市场发展,而我们的金融则比较落后。所以这个背后一系列的文化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金融发展当中一些结构性的差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子。
  再比如说金融投资文化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在亚洲人,在股市投资文化当中相对来说大家更追求高风险、高回报,这也是一个文化差异。再比如说金融机构对金融业的影响,我们知道过去国际商业文化做大做强,红顶商人的思路,这个对于现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为代表行为,也会有这样的影响在里面我们反过来看金融对文化传播与演进的深刻影响。大家看到一个在古罗马的兴衰当中,金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实古罗马金融很大程度上在一个历史阶段里是存在垄断性的,我们叫做政府或者是垄断型的、政策性的信贷或者是金融。这个不断的金融的集聚,金融的垄断性,金融的集中,与过去所谓早期的罗马民主政治格局产生了矛盾。在这种体制扭曲的变革当中,金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也同样引起我们的思考。
  再一个是中世纪文艺复兴中的金融的关系,中世纪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赚了大钱之后,为了避免别人的非议,因此把很多钱用于提前购买或支持艺术创作,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许多伟大艺术作品的出现。所以金融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关联。
  我们知道前两年,有一位年轻的以色列学者写了《人类简史》一书,在严谨的历史分析基础上跳出这个范畴,用一点想象力分析从人类的诞生到现在,到展望未来前景,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深刻的看到,无论是文化还是金融的元素都深入纠缠到其中。
  从三个角度来看,第一层面谈的是整个经济社会文化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文化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脑海当中想到的是现实当中遇到的产业,从最大的方面来讲,英国文化学家在《原始文化》一书里面,他对文化做了定义,这个定义的范畴涵盖面是非常之大。从最大的角度来谈文化与金融的关系,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金融如何有助于整个社会文化的提升,改善物质文化跟精神文化。反过来说,文化怎么样促进金融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本的介入,这个从资本主义精神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就是一方面要赚钱是正当的,另外一方面赚钱不能够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能够无节制的去赚,这样探索文化的内涵。
  第二个层面我把它定位为文化事业金融,更多的指的是金融如何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文化事业定位更多的是向所谓公共性,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商业性、市场性,这里面金融在支持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也要有一些领域是避免过度产业化的,两者之间是要有一些平衡的。
  这里面我们需要探讨的,比如说分支学科包括,普惠性的文化金融、扶贫性的文化金融,因为每一个领域根据支持对象的特征有所不同,金融的风险收益特征,产品设计肯定有所差异。
  第三个层面,大家谈的比较多的也是现在可能最关注的,就是我把他定义为文化产业金融,金融促进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文化产业最早的英文名称是这个,但是每一个国家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美国更加倚重于类似版权产业代替脑海当中想到的文化产业。我们国家统计局2012年也做了一个修订,当然他这个修订里面,实际上很多我看了一下也纳入了我刚才所说的文化事业的公益性的领域,这个我们在研究当中需要区分的。
  具体到这些商业化的文化产业金融谈的是什么呢?谈的实际上是我们一般的产业金融的理论、实践、政策,加上文化产业的特色,产业金融本身有一些一般性的设计规律。另外面对每一个行业又有一点差异,面对文化有一点差异,面对旅游、海洋经济又有一些差异,这个就是我们在这个层面能够做的东西。
  最后落到具体的文化产业金融的创新、路径我提一点思考。可以从几个视角思考这个问题。第一个叫做金融服务对象来看,文化产业金融的服务对象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金融如何支持文化的供给,另外一方面金融如何支持文化的需求。供给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大文化企业在文化供给中产生的金融需求,另外一方面是中小文化企业的金融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需求特征是有差异的。另外一个针对居民层面他们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进而带来的金融需求?这里面可以是某一些文化消费的需求,这是消费金融层面,也有一些可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衍生出一些理财管理、财富管理一些需求,这里面我觉得是有助于我们理清楚基本的思路。
  再一个从金融服务的主体来看,可以是现在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提供这种服务。也可以是构建具有文化特殊性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创新,这个也是很多人现在在谈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三通过这种自金融的模式,也就是刚才杨东也谈到众筹金融模式,这是现在最有创新领域的一个前沿部分,这是我觉得这几个层面。还有从金融功能来看,也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一个是投资、融资结果支付清算的渠道,还是信用、信息的管理,这个我觉得对于文化金融创新的介入点是不一样的。
  第四是从金融服务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版权等等一系列的最基本的东西,致力于构建一个健康的文化金融的生态体系。
  最后谈一下国内文化金融发展中需注意的几点,一个是我觉得避免过度行政主导与运动式、政绩式的推动。有一些地方产业园区我们可以看到跟其他的产业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格局我觉得是有害的。第二、金融服务大众文化为主,着眼高端文化为辅。因为首先走向是一个大众消费的社会,越来越多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广大的公众,而不仅仅是过去着眼于少数群体的金融业的二八定律,这是一个基本的观点。还有一个需求导向型金融创新+文化供给侧的改革,金融引导积极向上的新文化,既要有本土特色,又要有全球视野,另外一个是金融技术创新带来的新金融模式。还有文化金融“小而美”+文化产业融合结合,这是实现规模经济、培育文化产业当中的大项,这是两个不同的视角,可以齐头并进。还有重点推动两大创新,文化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比如说像筹投贷这种东西,实际上打造的是一种文化金融的服务超市,在里面实现了多种功能和风险的融合。另外一个视角叫做文化金融产业链的解决方案,这使得金融服务介入到具有文化特色的产业链当中,比如如何在电影产业当中你从电影的前期、中期、后期一直到电影后产品能否更好的利用金融服务介入到他的不同环节当中。还有重视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软件。最后是推动文化金融的教育、人才培育与服务,因为本质上也是一个跨界领域,懂金融的人不一定特别懂文化,懂文化的人对金融的原理也不一定掌握的特别清楚,未来的金融创新实际上核心还是人,文化金融更是一个重视人、轻资产的这样的一个领域,所以说这个我觉得特别值得思考。以上就作为一个简短的分享,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