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姜洋:不断优化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刘国锋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刘国锋)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12日在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紧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继续支持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结构升级,不断优化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添新动力,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姜洋指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必须要越过的门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作为现代经济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要素有序流动的重要渠道,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服务,是我们资本市场的使命和职责。

  姜洋表示 在资本市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供给质量的主力军,是新技术新产业的重要开拓者。上市公司质量如何,直接检验着资本市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伴随着这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推进,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质量逐渐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脊梁”。一是规模优势突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总数2974家,实现营收22.44万亿元,占同期GDP的42.34%,净利润2.09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近一半。二是持续回报能力增强。今年以来,2017家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金额超8000亿元,比十年前增长逾10倍。三是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实施分行业披露,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改善。“三会”机制运作规范有效,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加大,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四是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在稳定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是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效果明显。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支柱。同时,新兴产业表现突出,创新驱动成果显现,以深市上市公司为例,721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8%、24%。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