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三板投融资的“B路径”:不看盈亏看爆发

徐昭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本报记者 徐昭) 新三板的投融资生态无时无刻不处变迁之中。前些年三板市场火爆之际,机构参与新三板投资“眉毛胡子一把抓”,随着市场的转冷,PE成为新三板市场投融资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参考指标,如今,随着转板预期和市场生态的变化,新三板投融资更是出现多维路径,不少公司虽然营收规模极小、甚至尚未盈利,由于成长性和爆发性较强,依然实现了成绩斐然的“逆势”融资。 

  仁会生物(830931)2016年年报于4月20披露。财务数据来看,目前仁会生物营业收入仅为50万元,净利润-5272.13万元。营收规模在目前已经发布2016年年报的生物制药类新三板挂牌公司中位居倒数第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仁会生物2014年8月挂牌后,分别于2014年10月、2015年2月及2015年6月完成四次股权融资,共融资近3.99亿元,引入了中信证券、东方证券、鹏华资产、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兴全睿众资产等重量级投资机构。 

  表面是“业绩丑女”,实际却是名副其实的潜力股。这是一众机构看好公司的核心理由。年报显示,国家一类新药“谊生泰”(通用名“贝那鲁肽注射液”)历经十余年研发终于2016年12月底获得《新药证书》、《药品注册批件》和《药品 GMP 证书》,该新药已投产并于今年2月上市,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营销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由于报告期截止日前夕,产品刚刚投产,因此尚不能体现销售业绩。此外,根据财报,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934.64万元,增长250.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757.98万元,显示仁会生物正在抢占新药上市营销窗口期。 

  目前仁会生物已全面铺开贝那鲁肽注射液的市场推广,2017年2月已实现销售。仁会生物将通过企业直销的销售模式开拓业务,全面推行糖尿病健康管理理念,加大上市后医学研究投入,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服务。仁会生物产品贝那鲁肽注射液具有与内源性 GLP-1 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显著特点是“餐时+全同源”。GLP-1类进口药物利拉鲁肽早在2013年全球销售额就突破了21亿美元,谊生泰作为国产一类新药,成本将更有优势,谊生泰有望培育成为重磅炸弹品种。年报披露内容显示,贝那鲁肽注射液工艺放大研究成果大大超过预期,为贝那鲁肽注射液的进一步扩产和生产制造成本的大幅下降打下基础。 

  业内指出,成长中的生物技术企业往往面临四大考验:一是规模小,盈利能力弱;二是增长快,资金需求大;三是估值小,引资谈判地位弱;四是技术密集,人才需求迫切。仁会生物的案例,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指出了一条资本市场路径。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为生物产业提供了一扇对接资本市场的大门,让更多的有潜力、有爆发性的生物企业有了接触资本市场的机会,让骨感的现实不断丰满起来。仁会生物曾面临熬几年上创业板还是直接登陆新三板的选择,新三板服务于创新型企业的定位,很好地契合了企业发展的战略。”仁会生物总经理左亚军表示。 

  新三板投融资的“B路径”显然正在给先期需要巨额投入的生物制药类企业发展带来动力。据悉,仁会生物还将启动多个新的研发项目,持续加大在内分泌领域药物及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平台投入:二项内分泌药物立项;三项涉及心血管、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项目取得进展,其中 BEM015 已获得临床前候选抗体,顺利进入工艺开发阶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