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路径渐明:债权投资重大工程获政策支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记者 程竹)险资拓宽投资实体经济路径持续升温, 5月22日,保监会印发《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重大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工程。

  事实上,近段时间保监会紧紧围绕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频频出台政策措施。4月27日,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4月28日,保监会发文稳步推进保险资金支农支小融资业务创新试点;5月4日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5日,保监会又印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监会如此密集出台的政策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向。下一步,保险公司把金融资金和实业发展方向有机结合,有利于控制风险,保障保险资金稳定增值。

  多项政策推动险资服务实体经济

  此次出台的《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重大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通知》明确了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形式投资重大工程的支持政策,这意味着险资不只是拓宽投资渠道,还将根据通过债权投资计划重大工程的特点和现状,给予风险可控的政策支持。

  据中国保险业管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保险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速度在继续提升。今年前四个月,协会共注册41项债权、股权投资计划,合计注册规模1191.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2.78亿元,增长73.02%。这些资金主要投资于交通、能源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类行业,全面覆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棚户区改造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

  具体来看,《通知》突出两重点,优化增信安排和提高注册效率。在优化增信安排方面,首先是简化增信环节,扩大免增信债权投资计划的范围。《通知》中明确表示,“债权投资计划投资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重大工程,且偿债主体具有AAA级长期信用级别的,可免于信用增级。”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交通以及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投资规模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在项目论证、立项和审批等阶段,相关部门已进行严格评估和规范,投资风险可控。适度优化增信安排,可在不增加实质性风险的同时,简化投资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有效投资。

  在提高注册效率方面,《通知》对投资“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的债权投资计划,建立专门的业务受理及注册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满足重大工程融资时间紧、效率要求高的需求。《通知》中明确表示,“债权投资计划投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中国制造2025》、河北雄安新区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的,注册机构建立专门的业务受理及注册绿色通道,优先受理。”

  此前,保监会也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开辟了诸多绿色通道,提出了多条政策措施:如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和引导作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军民融合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推进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优先鼓励符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脱贫攻坚和河北雄安新区等支持实体经济的项目开展投融资。

  数据显示,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首次提出至2017年3月底,保险资金投入6260.04亿元。自2014年9月长江经济带规划出台至2017年3月底,债权投资计划投入1844.08亿元。自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领通过至2017年3月底,债权投资计划投入903.42亿元。自2013年7月国务院提出棚户区改造至2017年3月底,债权投资计划共投向2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向全国9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投入1041.06亿元。

  同时,保险资金还积极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截止至2017年3月底,共有20家专业管理机构注册200项债权投资计划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等多个绿色产业领域,累计注册规模达到5506.25亿元,占债权投资计划累计注册规模的39.20%。

  中投证券认为,重点领域审批绿色通道将带来落地效率提升。预计投往重点领域和 PPP 项目融资审批效率将大幅提升,项目落地加快。

  线上、线下加大对接力度

  政策利好“摆”在那,风险防范也不曾懈怠,业内人士指出,从保险资金自身特点以及运用要求上看,保险资金参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参与基础设施投融资,有助于险资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稳定器”和“安全阀”作用,从“消化过剩产能、降政府债务杠杆、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进经济运行效率”等多个维度落实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分享地方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成果。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常与地方项目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据中保资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中保资协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走到地方讲解保险资金运用实务,与地方合作举办项目投融资对接会,邀请发改委专家讲解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同时,开发搭建全国性的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截至2017年4月末,签约机构37家,目前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累计发布项目5284个,发布项目融资需求规模达10万亿元。

  中投证券认为,监管标准的完善将带给险资极大的参与热情,预计在政策持续利好的带劢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参与社会资本的PPP项目融资,使目前的落地融资难题得到改善。发改委鼓励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 PPP 项目与项债券,以拓宽融资渠道,这有利于撬动社会资本继续投资 PPP 项目。

  中保资协相关人士认为,保险业进行地积极探索,将金融资金和实业发展方向有机结合,这是市场的选择,有利于控制风险,保障保险资金稳定增值。下一步,中保资协将继续“搭台”开展线上线下互动,促进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